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董观察丈国华以余卷中答黄广文钊韵作诗见贻依韵酬之》
《董观察丈国华以余卷中答黄广文钊韵作诗见贻依韵酬之》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末学愧?陋,敢于声名争?沈湎六义中,聊用抒平生。

太华玉掌寒,莲露高风倾。

到地香霏霏,散作春烟轻。

援此喻公诗,元素相鍊烹。

始知白战手,能挥蛮触兵。

余诗免唾拾,亦愿刊凡英。

何期深蕙丛,来照孤花晶。

佛天曼陀罗,霱采冠上清。

俯视鹏所游,九万非阔程。

由旬量乌兔,左右悬轮形。

惜彼四大洲,历劫终盲盲。

性以道为辅,气乃理之萌。

初辨慎经纬,久化徵合并。

象外超超箸,太上非非情。

千虑喜一得,百绪归寸萦。

吁嗟此道衰,大壤喧蝇虻。

纷尔习恒态,居然操奇赢。

炬燹未能遍,与公同郁怦。

抱魂菂心坐,蹑足屏眉行。

辔御上厩马,钟铿明堂鲸。

永固铁围山,无坏金墉城。

共持混沌帚,快扫乾坤冥。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对友人董观察丈国华回赠之作,通过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诗中描绘了华山的寒冷玉掌,莲花般的露珠在高风中摇曳,香气弥漫,如同春日的轻烟。诗人以此比喻友人的诗歌,认为其如同元素融合烹制的佳肴,能够挥洒自如,犹如高手对决。诗人自谦自己的诗歌可能不够精致,但同样愿意学习和提升。他想象着友人的诗歌如同深邃的蕙丛中的花朵,明亮而晶莹,照亮了孤独的花朵。诗人进一步将友人的诗歌比作佛天曼陀罗,其色彩鲜艳,超越了世俗的纷扰,如同乌兔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感叹于四大洲的沧桑变化,强调了道德和理性的引导作用,以及在诗歌创作中对细节的敏锐洞察和情感的深刻表达。最后,诗人表达了与友人共同坚守诗歌精神,扫除世间污浊,追求真理和美好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传达了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南津胜因院亭子

南江平无风,如镜新拂拭。

渔舟不点破,潋潋千顷碧。

阑干西北角,云散山争出。

坡陁竞南走,翠入窗户窄。

江山不世情,作意娱此客。

岂无尊中酒,豪饮非宿昔。

明当还成都,尘土埋马迹。

后岩在眼中,飞去无羽翼。

(0)

白发

疾病侵壮年,发恐不及白。

偶赖针石功,寓世成久客。

行年垂七十,霜雪纷满帻。

耳目虽已衰,亦未与人隔。

濯缨千顷湖,送老五亩宅。

大布缝长衫,东阡复南陌。

(0)

予出蜀日尝遣僧则华乞签于射洪陆使君祠使君以老杜诗为签予得遣兴诗五首中第二首其言教戒甚至退休暇日因用韵赋五首·其五

我昔游青城,万仞穷跻攀。

巢居上官翁,许我分半山。

且言牡丹平,可卜茅三间。

报国未能忘,承诏遂东还。

蹭蹬意何成,看云徒汗颜。

(0)

乙巳秋暮独酌四首·其三

山阴老道士,寄情鱼鸟中。

幽户绿萝月,孤舟白蘋风。

岂无小瓮熟,尊杓谁与同。

邂逅得知心,一见叹犹龙。

(0)

怀昔

奋迹穷阎本甚微,刺天何敢慕群飞。

业文仅与驴书券,学射才因鼠发机。

罟擭纵横真脱命,风波澒洞尚馀威。

朝冠挂了方无事,却爱山僧百衲衣。

(0)

睡起

不恨无人到野堂,惟将美睡答年光。

风经荷叶翻翻绿,雨湿松枝细细香。

薄俗空成士龙笑,长歌未尽接舆狂。

掬泉弄石翛然晚,又得今年一夏凉。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