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轻烟度短墙,春寒料峭怯罗裳。
惜春只怕多风雨,云影披离漏日光。
漠漠轻烟度短墙,春寒料峭怯罗裳。
惜春只怕多风雨,云影披离漏日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细腻与微妙,通过轻烟、春寒、罗裳、风雨和云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既温馨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漠漠轻烟度短墙”,以轻烟起笔,形象地勾勒出春天特有的朦胧景象,轻烟缓缓飘过短墙,仿佛是春天的呼吸,温柔而神秘。这不仅展现了春天的视觉美,也暗示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
次句“春寒料峭怯罗裳”,紧承上句,通过“春寒”和“怯罗裳”两个词组,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特有的乍暖还寒的特点。春寒料峭,使得人们在穿着上显得有些犹豫,既需要保暖,又不愿过于厚重,这种微妙的心理状态被诗人巧妙捕捉,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第三句“惜春只怕多风雨”,直接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之情。在诗人的眼中,春天是短暂而美好的,因此对可能破坏这份美好的风雨怀有深深的忧虑。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现象相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一句“云影披离漏日光”,以云影的散落和日光的穿透为画面收尾,既是对前文所描绘景象的总结,也寓意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云影的披离象征着自然界的动态美,而日光的穿透则带来了光明与温暖,预示着即使有风雨,春天依然充满活力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之情。
不见阳城驿,空吟昔人诗。
谁改避贤邮,唱首元微之。
微之谪江陵,憔悴为判司。
路宿商山驿,一夕见嗟咨。
所嗟阳道州,抗直贞元时。
时亦被斥逐,南荒终一麾。
题诗改驿名,格力何高奇。
乐天在翰林,亦和迁客词。
遂使道州名,光与日月驰。
是后数十年,借问经者谁。
留题富水驿,始见杜紫微。
紫微言驿名,不合轻改移。
欲遣朝天者,惕然知在兹。
一以讳事神,名呼不忍为。
一以名警众,名存教可施。
为善虽不同,同归化之基。
迩来又百稔,编集空鳞差。
我迁上雒郡,罪谴身絷维。
旧诗犹可诵,古驿殊无遗。
富水地虽在,阳城名岂知。
空想数君子,贯若珠累累。
三章诗未泯,千古名亦随。
德音苟不嗣,吾道当已而。
前贤尚如此,今我复何悲。
题此商于驿,吟之聊自贻。
《不见阳城驿》【宋·王禹偁】不见阳城驿,空吟昔人诗。谁改避贤邮,唱首元微之。微之谪江陵,憔悴为判司。路宿商山驿,一夕见嗟咨。所嗟阳道州,抗直贞元时。时亦被斥逐,南荒终一麾。题诗改驿名,格力何高奇。乐天在翰林,亦和迁客词。遂使道州名,光与日月驰。是后数十年,借问经者谁。留题富水驿,始见杜紫微。紫微言驿名,不合轻改移。欲遣朝天者,惕然知在兹。一以讳事神,名呼不忍为。一以名警众,名存教可施。为善虽不同,同归化之基。迩来又百稔,编集空鳞差。我迁上雒郡,罪谴身絷维。旧诗犹可诵,古驿殊无遗。富水地虽在,阳城名岂知。空想数君子,贯若珠累累。三章诗未泯,千古名亦随。德音苟不嗣,吾道当已而。前贤尚如此,今我复何悲。题此商于驿,吟之聊自贻。
https://shici.929r.com/shici/QsZqUk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