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仲夏始雷》
《仲夏始雷》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阳气溟濛九地来,经春涉夏始闻雷。

麦禾此去或可望,桃李向来谁使开。

号令迍邅人共怪,阴阳颠倒物应猜。

一声震荡虽惊耳,遍地妖氛未易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òngxiàshǐléi
sòng / zhé

yángmíngméngjiǔláijīngchūnshèxiàshǐwénléi

màihuòwàngtáoxiàngláishuí使shǐkāi

hàolìngzhūnzhānréngòngguàiyīnyángdiāndǎoyìngcāi

shēngzhèndàngsuījīngěrbiànyāofēnwèihuí

鉴赏

这首宋诗《仲夏始雷》是苏辙所作,描绘了初夏时节雷声乍起的情景。首句“阳气溟濛九地来”,形象地写出阳气蒸腾,从地下升腾而出的景象,象征着生机勃发。接着,“经春涉夏始闻雷”点明了雷声在经过整个春天后,在夏季开始响起,暗示着自然界的转变。

诗中诗人通过对农作物“麦禾此去或可望”的期待,表达了对丰收的希望,同时也以“桃李向来谁使开”反问,暗示雷声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然而,“号令迍邅人共怪”一句,反映出人们对于雷声迟来的疑惑和不解,认为这是天地阴阳秩序的混乱。

最后两句“一声震荡虽惊耳,遍地妖氛未易回”揭示了雷声带来的震撼效果,尽管它惊醒了沉睡的耳朵,但要驱散笼罩大地的阴霾,还需要更多的力量和时间。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雷声这一自然现象,寓言了世间事物的变化与秩序的恢复,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叠韵四答

楼中凤屧不沾苔,楼上珠帘飏日开。

无目亦应知绝色,有情方许得兼才。

衣翔轻影愁仙去,镜迸圆光讶佛来。

朔雪梅花春月柳,是卿身分是身材。

(0)

赠春芜·其二

染翰朝朝侍镜台,簪花仿格许亲开。

郑家枉诵葩经熟,未带温柔福分来。

(0)

内人指甲

不爱匀黄不染丹,生来偏喜近豪端。

只因久惯拈花后,落剪依然气似兰。

(0)

无题·其四

恩重惟拚一命酬,狂心那复恤娇羞。

行云神女难为夜,奔月垣娥自耐秋。

梦好惜无痕可记,香消还有誓长留。

两情但使如金石,不作鸳鸯死不休。

(0)

即事·其三

眼耳丛中分限清,敢将平视效刘桢。

低头只作枯禅坐,暗看莲花贴地生。

(0)

可恨辞八首·其七

破除才尽又萦牵,如此相思命在天。

趣入形骸能解脱,欲关情性最缠绵。

蚕丝自缚重重茧,蜡烛空熬寸寸煎。

回忆未成欢爱日,一泓清澈在山泉。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