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笔频呵不用催,天机又见转头来。
一阳隐隐地中复,万事悠悠心已灰。
数九醉呼凉国酒,寻香忽忆故山梅。
膝边共笑儿痴小,强解娱亲捧寿杯。
冻笔频呵不用催,天机又见转头来。
一阳隐隐地中复,万事悠悠心已灰。
数九醉呼凉国酒,寻香忽忆故山梅。
膝边共笑儿痴小,强解娱亲捧寿杯。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的一番景象与心境。首句“冻笔频呵不用催”,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面对严寒,以呵气暖手来帮助书写的情景,既形象又富有生活气息。接着,“天机又见转头来”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暗示着在冬日的沉寂中,新的生机与灵感正在悄然萌发,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一阳隐隐地中复”引用了《易经》中的概念,象征着冬至之后,阳气开始复苏,万物即将迎来新生。这不仅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寓意着即使在最寒冷的时刻,生命的力量也从未真正消逝。
“万事悠悠心已灰”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似乎经历了许多风霜,心中的热情与激情已被岁月磨平,但这种平静之中,也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接纳。
“数九醉呼凉国酒,寻香忽忆故山梅”两句,通过饮酒和回忆故乡梅花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在冬日里的闲适与怀旧之情。在寒冷的季节里,一杯暖酒可以驱散身体的寒冷,而对故乡梅花的思念,则温暖了心灵,勾起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
最后,“膝边共笑儿痴小,强解娱亲捧寿杯”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尽管诗人内心可能有所感慨,但在家人面前,他选择了微笑和欢乐,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孝顺和关爱。这一细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和谐与孝道的价值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亲情的独特感悟,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动人。
烟霄凝碧。问紫府清都,今夕何夕。
桐阴下、幽情远,与秋无极。
念陈迹、虎殿虬宫,记往事、龙箫凤笛。
露华冷,蟾光白。云影净,天籁息。知得。
是蓬莱不远,身无羽翼。
广寒宫、舞彻霓裳,白玉台、歌罢瑶席。
争不思下界,有人岑寂。
羡博望、两泛仙槎,与曼倩、三偷蟠实。
把丹鼎,暗融液。乘云气,醉挥斥。嗟惜。
但城南老树,人谁我识。
红云一朵金炉烟,黄伞亭亭午漏传。
龙床犹御金华殿,方进群儒读宝编。
编中并载神尧语,三十六年真复古。
祇今安用读遗书,卓然已复光前绪。
高皇当日济艰难,犹在经纶未备间。
今日山东河北地,百年膻去一朝还。
更有祖宗传国玺,琢于元祐隆平际。
玉光射日篆云飞,今日煌煌登宝几。
高皇一笑在天灵,神孙今日再中兴。
锡与千秋万岁龄,甲兵洗尽年丰登。
群臣尚或呻佔毕,微臣但拱坳头立。
芳筵华秩及龙媒,亦拜联翩自天锡。
更忆先朝彻讲馀,有臣曰轼感恩腴。
愿对紫薇花影下,试草招来赞普书。
今也梯航慕中夏,无复更待招来者。
微臣但摩千丈松,敬赓吉甫中兴雅。
《高宗皇帝宝训终编锡赉进诗》【宋·程珌】红云一朵金炉烟,黄伞亭亭午漏传。龙床犹御金华殿,方进群儒读宝编。编中并载神尧语,三十六年真复古。祇今安用读遗书,卓然已复光前绪。高皇当日济艰难,犹在经纶未备间。今日山东河北地,百年膻去一朝还。更有祖宗传国玺,琢于元祐隆平际。玉光射日篆云飞,今日煌煌登宝几。高皇一笑在天灵,神孙今日再中兴。锡与千秋万岁龄,甲兵洗尽年丰登。群臣尚或呻佔毕,微臣但拱坳头立。芳筵华秩及龙媒,亦拜联翩自天锡。更忆先朝彻讲馀,有臣曰轼感恩腴。愿对紫薇花影下,试草招来赞普书。今也梯航慕中夏,无复更待招来者。微臣但摩千丈松,敬赓吉甫中兴雅。
https://shici.929r.com/shici/8JyZMdaE.html
至音淡薄谁曾赏,古意飘零自可怜。
不似秦筝能合意,满堂倾耳十三弦。
眷此良月,开此良辰。水德奫奫,羽音盿盿。
玉曜在戌,旁烛于寅。仁气收薰,天地氤氲。
武夷鞠淳,甫生及申,将秉周钧。
眷此良月,协此良序。水德漙漙,羽音诩诩。
金曜在郑,对烛于鲁。儒风妆鼓,乾坤煦妪。
武夷裒湑,生申及甫,且持汉斧。
眷此良月,生此良臣。金矿玉璞,质气天贞。
静以牧身,与吾德为仁。动以牧人,与吾民为春。
彼蠢者民,视自吾身。彼穹者旻,听自吾民。
不求自应,不召自臻。乃齿乃发,斯松斯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