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前莎毬绿不捲,银龟喷香挽不断。
乱花织锦柳撚线,妆点池台画屏展。
主人公业传国初,六亲联络驰朝车。
斗鸡走狗家世事,抱来皆佩黄金鱼。
却笑儒生把书卷,学得颜回忍饥面。
阶前莎毬绿不捲,银龟喷香挽不断。
乱花织锦柳撚线,妆点池台画屏展。
主人公业传国初,六亲联络驰朝车。
斗鸡走狗家世事,抱来皆佩黄金鱼。
却笑儒生把书卷,学得颜回忍饥面。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贵族公子的生活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个人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主人公的悠闲与富裕。
"阶前莎毬绿不捲,银龟喷香挽不断。" 这两句诗形象地刻画了一片未被打扰的草地和持续不断的熏香气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奢华的氛围。
"乱花织锦柳撚线,妆点池台画屏展。" 这两句则通过对自然与人工装饰的描绘,传达了春日里园林中的繁华景象,以及细致入微的艺术布置。
接着,诗人转向主人公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关系,"主人公业传国初,六亲联络驰朝车。" 这两句表明主人公家在国家早期就已声名显赫,其家族成员之间紧密相连,甚至参与了朝廷的政治活动。
而"斗鸡走狗家世事,抱来皆佩黄金鱼。" 则描绘了贵族家庭中的一些娱乐活动,如斗鸡走狗等,以及他们奢侈的生活方式,如用黄金制成的饰物。
最后,诗人以一种轻松幽默的笔触描述学者对待知识的态度,"却笑儒生把书卷,学得颜回忍饥面。" 这里提到的是儒家學者对于学习的专注,以及颜回(孔子的学生,以贫穷著称)对待饥饿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生活描写,展现了唐代贵族公子的一种特权与享乐,同时也抨击了一部分士人对于知识的执着态度。
风光南国典签孙,笔底江山妙吐吞。
云涌坐隅岩木动,瀑飞书屋浪花翻。
危桥仅尺疑虹饮,怪石逾拳作兽蹲。
可即田庐朝挂笏,只应萝月夜窥门。
林深曷致巢松鹤?谷响如闻啸树猿。
裹饭趁墟身欲往,担簦陟峤手堪扪。
公廷未竟东方谑,画史恒推北苑尊。
老矣玉文堂上客,悲歌一恸为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