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二十六首·其十六》
《念奴娇二十六首·其十六》全文
清 / 蒋士铨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才人为政,羡宦成、三十居然不朽。

伍德参观,如善射、转侧皆能人彀。

游戏奇情,循良小传,千里传人口。

西清馀子,旁观且袖双手。

底事抛掷西湖,句留难过,展放林端牖。

六代青山,横浅黛、都作袁家新妇。

酒客清豪,名姬窈窕,小令歌红豆。

香名艳福,几人兼此消受。

(0)
鉴赏

这首《念奴娇》是清代诗人蒋士铨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才子为政、仕途得意的场景,以及对西湖美景的怀念与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才人为政,羡宦成、三十居然不朽”,开篇即点明主题,赞美那些才华出众的政治人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官场中取得了显著成就,甚至在三旬之龄便已名垂青史,成为后世的典范。

接着,“伍德参观,如善射、转侧皆能人彀”一句,以伍德(古代射箭高手)的技艺比喻才子们在政治舞台上的游刃有余,无论是面对何种挑战,都能从容应对,如同射箭高手般精准无误。

“游戏奇情,循良小传,千里传人口”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些才子们的独特魅力和政绩,他们的故事不仅在官府内部流传,更被千里之外的人所熟知,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话。

“西清馀子,旁观且袖双手”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其他官员在这些才子面前的自愧不如,只能袖手旁观,无法与之匹敌。

接下来,“底事抛掷西湖,句留难过,展放林端牖”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怀念,即使身处高位,也难以割舍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渴望能够像在西湖边那样自由自在,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六代青山,横浅黛、都作袁家新妇”一句,将六朝古都的青山比作袁家的新娘,既赞美了自然风光之美,也暗含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厚意。

“酒客清豪,名姬窈窕,小令歌红豆”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生活画卷,酒宴上豪情万丈的宾客,与美艳的名姬共赏小令,红豆曲调悠扬,充满了浪漫与雅致。

最后,“香名艳福,几人兼此消受”总结全诗,表达了对那些既能享有崇高声誉,又能享受美好生活的幸运者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未能完全达到这一境界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才子为政、西湖美景、历史文化的描绘,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作者介绍
蒋士铨

蒋士铨
朝代:清   字:心馀   号:藏园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生辰:1725—1784

蒋士铨(1725年12月1日—1784年4月3日),字心馀、苕生,蕖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铅山(今属江西)人,祖籍湖州长兴(今浙江长兴)。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少与汪轫、杨垕、赵由仪并称"江西四才子"。诗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
猜你喜欢

白龙池

神龙妙用应天上,十雨五风时一吟。

能潜能跃公知否,影对寒湫笑不禁。

(0)

浪淘沙.踏青

佳节又清明,风日初晴。桃花露重柳烟轻。

听唤踏青时候也,饧担箫声。小队簇聘婷。

笑语盈盈。随莺逐蝶向前汀。

不遣春泥沾绣袜,芳草多情。

(0)

九尾狐赞

青丘奇兽,九尾之狐。有道翔见,出则衔书。

作瑞周文,以标灵符。

(0)

甘颂

煌煌嘉实,磊如景星。南金其色,隋珠其形。

(0)

隆之生女赋赠二首·其二

喜来辄复醉霞觞,羡尔明珠掌上光。

庭内封胡多玉树,不知人世有王郎。

(0)

龙虎歌

真龙真虎原无象,谁为起模传此样。

若于无象里承当,又落断常终莽荡。

青青白白太分明,也是无风自起浪。

时人要识真龙虎,不属有无并子午。

休将二物浑沦吞,但把五行颠倒数。

根芽本是太玄宫,造化却在朱陵府。

虽然运用有主张,毕竟虚灵无处所。

一条大道要心通,些子神机非目睹。

忽然迸开顶额门,勘破木金同一母。

高高绝顶天罡推,耿耿银河斗柄戽。

兴云起雾仗丁公,掣电驱雷役玄武。

瞬息之间天地交,刹那之顷坎离补。

虎从水底起清风,龙在火中降甘雨。

云行雨施天下平,运乾龙德功周普。

人言六龙以御天,孰知一龙是真主?

人言五虎透玄关,孰知一虎生真土?

会得龙虎常合和,便知龟蛇互吞吐。

圣人设象指蹄筌,象外明言便造言。

言外更须穷祖意,元来太极本无○。

得意忘象未为特,和意都忘为极则。

稽首束斋赵隐居,彻底掀翻参学毕。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