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奇兽,九尾之狐。有道翔见,出则衔书。
作瑞周文,以标灵符。
青丘奇兽,九尾之狐。有道翔见,出则衔书。
作瑞周文,以标灵符。
这首诗《九尾狐赞》由郭璞在魏晋时期所作,通过对九尾狐这一神话生物的描绘,展现了其与文明、祥瑞之间的联系。诗中将九尾狐比喻为“青丘奇兽”,形象地描绘了它独特的外貌特征——九尾,这不仅赋予了它神秘的魅力,也暗示了其非凡的地位。
“有道翔见,出则衔书”这两句诗,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九尾狐与知识、文化相联结。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真理或智慧,“翔见”则意味着九尾狐在飞翔时显现,而“出则衔书”则表明它在出现时会携带书籍,这象征着它与知识传播和文明传承有着密切的关系。
接下来的“作瑞周文,以标灵符”进一步阐述了九尾狐作为祥瑞的意义。这里的“瑞”指的是吉祥的预兆,“周文”代表了广泛的文化和文明,“灵符”则是指能够揭示或引导人们理解宇宙奥秘的符号或象征。整句话强调了九尾狐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观,更是文明进步和精神启示的象征。
综上所述,《九尾狐赞》通过生动的描述和深刻的寓意,不仅赞美了九尾狐这一神话生物的独特魅力,更将其与人类文明、知识传播以及精神启示紧密相连,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洞察和美好祝愿。
晨光结晴霞,林旭遥相著。
荒桥阻车辙,谷转每前却。
中峰忽屹立,攒空利如削。
稍登乍眩旋,回睇更辉㸌。
岩留太古树,涧蓄长生药。
却穿阴磴苔,楼阁倚天豁。
木末辨觚棱,云端识赭垩。
欻临清净宇,万想皆摆落。
晓行十里稀人踪,但闻泉响无西东。
山巅宿云不肯住,随风散作青濛濛。
俄顷风尽云亦定,苍崖飞出两白龙。
奔人直下竞赴壑,昂首作势还腾空。
岩前五色炫海日,涧底一曲垂长虹。
仙人玉女在何许,惟有丫髻留双峰。
白云洞口更幽绝,飞流断续分三重。
其余蜿蜒各有熊,或倚怪石穿虬松。
水帘一卷挂石室,瑶花琪树纷蒙茸。
兹山夙昔擅名胜,迹所未到心难穷。
何时结茅傍山麓,躬耕自作田舍翁。
朅来手持碧玉杖,拄到绝顶青芙蓉。
不知何处好山水,有此十丈玻璃风。
鹤兮飞来吾与汝,平台之上云蓬蓬。
苍苍惟一色,不辨云树峰。
浩浩惟一声,不辨风泉松。
入谷几千曲,穿云将万重。
时时乱石间,洄潭卷天容。
寻源不得源,讵惜劳双筇。
山荒人迹绝,猿鸟俱鸿蒙。
谁知万壑响,出自微泉淙。
万泉之上游,关键万峰中。
出入石府藏,讵非龙所宫。
空翠风不卷,气与诸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