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槛无人月似冰,落梅依旧影崚嶒。
犬声豪甚当关仆,鹤梦恬于退院僧。
故宅未尝经丧乱,素交宁忍问衰兴。
田园易主儿孙在,插架何当付羽陵。
镜槛无人月似冰,落梅依旧影崚嶒。
犬声豪甚当关仆,鹤梦恬于退院僧。
故宅未尝经丧乱,素交宁忍问衰兴。
田园易主儿孙在,插架何当付羽陵。
这首清代谭莹的《镜槛》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夜景。首句“镜槛无人月似冰”,以月光如冰比喻夜晚的寂静和冷寂,暗示了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空荡的镜框,映照出内心的孤独。次句“落梅依旧影崚嶒”则通过落梅的孤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和岁月的流转。
第三句“犬声豪甚当关仆”,以犬吠声打破寂静,显示出主人不在时的寥落,同时也暗含着生活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第四句“鹤梦恬于退院僧”,将鹤的安详梦境与退院僧人的生活相比,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第五、六句“故宅未尝经丧乱,素交宁忍问衰兴”,诗人回忆过去,感叹故宅虽未遭战乱,但旧友间的交往已不再如昔,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最后一句“田园易主儿孙在,插架何当付羽陵”,诗人表达对家族未来和书籍命运的忧虑,希望子孙能妥善保管家业和知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梅、犬、鹤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清冷而富有哲理的画面,寓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