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亲矢石又经秋,多垒空增四国忧。
病骨支离仍乘障,豪情慷慨独登楼。
一腔热血从何洒,万姓生机尚可谋。
桑梓安危桑上计,迨天阴雨要绸缪。
自亲矢石又经秋,多垒空增四国忧。
病骨支离仍乘障,豪情慷慨独登楼。
一腔热血从何洒,万姓生机尚可谋。
桑梓安危桑上计,迨天阴雨要绸缪。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赵景贤在辛酉年十月有感而作,表达了诗人在战乱时期深沉的忧虑和责任感。首句“自亲矢石又经秋”描绘了诗人亲身经历战火洗礼,时间漫长如同度过一个秋天,显示出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多垒空增四国忧”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多事、内外忧患的深深忧虑。
“病骨支离仍乘障”写诗人身体衰弱但仍坚守岗位,表现出豪情壮志和坚韧的决心。“豪情慷慨独登楼”进一步刻画了他独自登高远望,胸怀天下,慷慨激昂的形象。诗人思考着如何将一腔热血用于报效国家,关注万民的生存与福祉,“一腔热血从何洒,万姓生机尚可谋”。
最后两句“桑梓安危桑上计,迨天阴雨要绸缪”以家国为重,寓意着在风雨飘摇之际,必须提前做好筹划,确保家乡和百姓的安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责任感。
今日苦短昨日休,岁云暮矣增离忧。
霜凋碧树待锦树,万壑东逝无停留。
荒戍之城石色古,东郭老人住青丘。
飞书白帝营斗粟,琴瑟几杖柴门幽。
青草萋萋尽枯死,天马跂足随氂牛。
自古圣贤多薄命,奸雄恶少皆封侯。
故国三年一消息,终南渭水寒悠悠。
五陵豪贵反颠倒,乡里小儿狐白裘。
生男堕地要膂力,一生富贵倾邦国。
莫愁父母少黄金,天下风尘儿亦得。
信步上鸟道,不知身忽高。
近空无世界,当楚见波涛。
顶峭松多瘦,崖悬石尽牢。
猕猴呼独散,隔水向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