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何时开,巧抱两山嘴。
腾腾斗远蛇,簇簇饮封豕。
潮流自吞吐,寒石敦齿齿。
春风扇阳和,物色堪顾指。
深绛垂木棉,轻雪点郁李。
童松递远绿,细露绕香芷。
游子正西归,夕阳来照水。
濯缨歇馀韵,白云看四起。
石门何时开,巧抱两山嘴。
腾腾斗远蛇,簇簇饮封豕。
潮流自吞吐,寒石敦齿齿。
春风扇阳和,物色堪顾指。
深绛垂木棉,轻雪点郁李。
童松递远绿,细露绕香芷。
游子正西归,夕阳来照水。
濯缨歇馀韵,白云看四起。
这首诗描绘了石门的壮丽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首句“石门何时开”,以疑问的形式引出对石门的探索与期待,随后通过“巧抱两山嘴”描绘出石门独特的形态,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接着,“腾腾斗远蛇,簇簇饮封豕”两句运用比喻,将蜿蜒的山势比作腾跃的蛇,密集的植被比作饮水的野猪,生动地展现了山林的生机与活力。而“潮流自吞吐,寒石敦齿齿”则通过潮水的涨落与寒石的坚固,对比展示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之美。
“春风扇阳和,物色堪顾指”两句,春风拂面,万物复苏,诗人以“阳和”形容春日的温暖与和谐,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接下来,“深绛垂木棉,轻雪点郁李”描绘了木棉花的鲜艳与郁李花的轻盈,色彩对比鲜明,富有视觉冲击力。
“童松递远绿,细露绕香芷”则转向对远处松树的描写,以及细小露珠环绕着香芷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清新。最后,“游子正西归,夕阳来照水”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夕阳下归家的画面,充满了温馨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石门及其周围环境的壮美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宝公禁锁寻常事,形如聚墨非实然。
潜庵去眼十五白,再见敬仰加拳拳。
黄龙今代南阳老,而公不减真耽源。
眉须俱荒气深稳,幻灭都尽光浑圆。
公登八十我才半,道义乃尔相忘年。
西山无时渡漳水,洞壑俨在眉目前。
祝公勿学亮座主,兴来径往呼不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