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辰何辰心烦伤,无言伫立涕沾裳。
悠悠苍天安可问,肃肃玄寝神如将。
忆昔承恩拜家庆,初筵白发双相映。
采兰不顾尚书期,及瓜每后君王命。
此时嘉宾四座倾,满堂宴笑春风生。
繁弦促柱发雅奏,白华朱萼敷鲜英。
人事分明有代谢,庆者在门吊在舍。
申伯虚传崧岳灵,方朔奄随岁星化。
高台垂云为我阴,密室含霜讵知夏。
昔日千金献寿人,今翻上食穗帷陈。
悲风南来少宁树,颓波东逝不回津。
以此思哀哀更泣,亦知予告何嗟及。
岂复殷勤杯酒欢,空馀髣髴画图看。
黄门且念奉母去,清河欲诔痛才难。
今辰何辰心烦伤,无言伫立涕沾裳。
悠悠苍天安可问,肃肃玄寝神如将。
忆昔承恩拜家庆,初筵白发双相映。
采兰不顾尚书期,及瓜每后君王命。
此时嘉宾四座倾,满堂宴笑春风生。
繁弦促柱发雅奏,白华朱萼敷鲜英。
人事分明有代谢,庆者在门吊在舍。
申伯虚传崧岳灵,方朔奄随岁星化。
高台垂云为我阴,密室含霜讵知夏。
昔日千金献寿人,今翻上食穗帷陈。
悲风南来少宁树,颓波东逝不回津。
以此思哀哀更泣,亦知予告何嗟及。
岂复殷勤杯酒欢,空馀髣髴画图看。
黄门且念奉母去,清河欲诔痛才难。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在五月十二日,悼念先人忌辰时所作。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伤之情。
首句“今辰何辰心烦伤”,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悲伤。接着,“无言伫立涕沾裳”描绘了诗人独自站立,泪水沾湿衣裳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哀悼之情。
“悠悠苍天安可问,肃肃玄寝神如将”两句,诗人将自己对逝者的思念寄托于苍天和冥界,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敬仰与怀念。
回忆往昔,“忆昔承恩拜家庆,初筵白发双相映”,诗人回忆起与逝者共度的美好时光,那时的温馨与快乐,如今却只能在记忆中追寻。
“采兰不顾尚书期,及瓜每后君王命”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逝者生前的忙碌与牺牲,以及对国家、家庭的贡献。
接下来,“此时嘉宾四座倾,满堂宴笑春风生”描绘了逝者在世时的热闹与欢乐,与现在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诗人的哀伤之情。
“人事分明有代谢,庆者在门吊在舍”两句,诗人感慨人生无常,庆贺与哀悼并存,体现了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刻理解。
“申伯虚传崧岳灵,方朔奄随岁星化”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逝者的不可挽回。
“高台垂云为我阴,密室含霜讵知夏”两句,以自然景象比喻,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
“昔日千金献寿人,今翻上食穗帷陈”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逝者从生前的荣耀到去世后的凄凉转变的感慨。
“悲风南来少宁树,颓波东逝不回津”两句,以自然界的风与水比喻人生的流逝,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无奈。
最后,“以此思哀哀更泣,亦知予告何嗟及”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思难以言表,以及对逝者离去的无法挽回的遗憾。
“岂复殷勤杯酒欢,空馀髣髴画图看”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生前欢聚场景的怀念,以及现在只能通过回忆与画像来寄托哀思的无奈。
“黄门且念奉母去,清河欲诔痛才难”则是对逝者子女的劝慰,希望他们能够照顾好母亲,并表达了对撰写悼文的困难与痛苦。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生前的回忆与对逝去时光的哀悼,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逝者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