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马奔腾,钱江上、横流无定。
但满眼、风光似练,晴山如桁。
禹穴苔生封古篆,蔺亭草没馀荒径。
问山陵、何处哭冬青,天阴瞑。呼君子,潮声应。
吊西子,溪流映。叹十年生聚,而今安剩。
指点六陵衰草外,鹃啼长唤行人听。
笑书生,吟遍古江东,随鞭镫。
万马奔腾,钱江上、横流无定。
但满眼、风光似练,晴山如桁。
禹穴苔生封古篆,蔺亭草没馀荒径。
问山陵、何处哭冬青,天阴瞑。呼君子,潮声应。
吊西子,溪流映。叹十年生聚,而今安剩。
指点六陵衰草外,鹃啼长唤行人听。
笑书生,吟遍古江东,随鞭镫。
这首《满江红·会稽怀古》由清代诗人华长发所作,通过对会稽(今浙江绍兴)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追思与感慨。
开篇“万马奔腾,钱江上、横流无定”,以钱塘江的壮阔景象起笔,引出对历史的遐想。接下来“但满眼、风光似练,晴山如桁”,描绘了山水之美,仿佛画卷展开,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接着“禹穴苔生封古篆,蔺亭草没馀荒径”两句,将目光转向历史遗迹,禹穴与蔺亭,古篆与荒径,既展现了自然的沧桑,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
“问山陵、何处哭冬青,天阴瞑”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怀念之情,山陵之上,冬青树下,似乎能听到古人哭泣的声音,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随后“呼君子,潮声应。吊西子,溪流映”两句,分别提到了古代的君子和美女西施,通过潮声与溪流的映照,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叹十年生聚,而今安剩”一句,转而感叹时间的流逝,十年间,生聚繁盛之地,如今已不复存在,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最后“指点六陵衰草外,鹃啼长唤行人听。笑书生,吟遍古江东,随鞭镫”几句,通过描述六陵之外的衰草与杜鹃的啼鸣,以及书生吟唱古江东的情景,将情感推向高潮,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不可逆转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词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穿插着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感慨,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情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萋萋芳草遍池塘,叹惜韶华一半强。
闻道名园千亩胜,来看浪蕊万枝芳。
浑疑席上红裙拥,未让阶前绮帐张。
坐客径须拚痛饮,要将一醉答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