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其四》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其四》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尘缘嗟未断,俗事颇相关。

虽怀林下趣,坐失山中闲。

时令清夜里,梦绕云水湾。

寄语猿鹤伴,明朝归故山。

(0)
注释
尘缘:世俗的缘分。
嗟:叹息。
未断:尚未结束。
俗事:世俗之事。
颇:相当,很。
相关:有关系。
虽:虽然。
怀:怀着。
林下趣:隐居的乐趣。
坐失:因为…而失去。
山中闲:山中的宁静。
时令:季节。
清夜:清凉的夜晚。
梦绕:梦境围绕。
云水湾:云雾缭绕的水边。
寄语:告诉。
猿鹤伴:猿猴和仙鹤这样的伴侣。
明朝:明天。
归故山:回归故乡的山川。
翻译
尘世的缘分还未了结,世俗之事又与我紧密相连。
虽然内心向往隐居的乐趣,却因忙碌而失去了山中的宁静。
在这个清凉的夜晚,梦境飘荡在云雾缭绕的水边。
我告诉我的猿鹤伙伴们,明天我将回归久别的故乡山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所作,名为《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其四)》。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生活向往以及归隐之情的诗句。

“尘缘嗟未断,俗事颇相关。”这两句表明诗人虽然想要摆脱世俗纠缠,但现实中依然有很多牵绊和琐事需要处理。这里,“尘缘”指的是世间的羁绊,“俗事”则是日常生活中的琐碎杂事。

“虽怀林下趣,坐失山中闲。”诗人心中向往的是林下的自然风光,但实际上却没有享受到山中悠闲自在的生活。这里“林下趣”指的是对大自然的向往,而“坐失山中闲”则表达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

“时令清夜里,梦绕云水湾。”诗人在一个清凉的夜晚,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山水之地的怀念。这里,“时令清夜里”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凉,而“梦绕云水湾”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

“寄语猿鹤伴,明朝归故山。”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山中动物(猿鹤)的吟咏,传达了自己想要回到故乡山中的愿望。这里,“寄语”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而“明朝归故山”则表达了他坚定的归隐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世俗与自然,展现了诗人强烈的归隐之情和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题甘露寺

丹槛拂丹霄,人寰下瞰遥。

何年增造化,万古出尘嚣。

地势盘三楚,江声换几朝。

满栏皆异药,到顶尽飞桥。

泽广方云梦,山孤数沃焦。

中宵霞始散,经腊木稀凋。

铎动天风度,窗明海气消。

带鼙分迥堞,当日辨翻潮。

鸟去沉葭菼,帆来映泬㵳。

浮生自多事,无计免回镳。

(0)

过中条山

徒为经异岳,不得访灵踪。

日尽行难尽,千重复万重。

云垂多作雨,雷动半和钟。

孤竹人藏处,无因认本峰。

(0)

东归留辞沈侍郎

一第久乖期,深心已自疑。

沧江归恨远,紫阁别愁迟。

稽古成何事,龙钟负已知。

依门非近日,不虑旧恩移。

(0)

思归

叠嶂平芜外,依依识旧邦。

气高诗易怨,愁极酒难降。

树暗支公院,山寒谢守窗。

殷勤楼下水,几日到荆江。

(0)

石池

通竹引泉脉,泓澄潋石盆。

惊鱼翻藻叶,浴鸟上松根。

残月留山影,高风耗水痕。

谁家秋洗药,来往自开门。

(0)

送客南归

野寺薜萝晚,官渠杨柳春。

归心已无限,更送洞庭人。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