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铃斋半日閒,喜逢佳节漫追攀。
扶衰强策青藜杖,寻胜聊登白纻山。
远岫千重云出没,清溪一带水回环。
我来恨未穷游览,回首孤城落照间。
偷得铃斋半日閒,喜逢佳节漫追攀。
扶衰强策青藜杖,寻胜聊登白纻山。
远岫千重云出没,清溪一带水回环。
我来恨未穷游览,回首孤城落照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明时节,偷得半日闲暇,喜悦于逢佳节,可以漫无目的地游历。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
"扶衰强策青藜杖,寻胜聊登白纻山"一句中,“扶衰”指扶着衣襟,“强策”则是用力地挑起衣摆,以防草泥污染。诗人手持青色的藜草做成的拐杖,意在寻找古迹,轻松地登上白纻山。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游历情景,也反映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
"远岫千重云出没,清溪一带水回环"一句描绘了自然景色。远处的山峦被厚重的云雾所笼罩,而近处的清澈小溪如同玉带一般,水流蜿蜒曲折,形成一个个美丽的水环。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旷达与宁静。
"我来恨未穷游览,回首孤城落照间"表达了诗人对景色的留恋和不舍。尽管已经游历了一番,但仍然感到不够,因为每一处风景都让人流连忘返。转头看时,那孤零零的城堡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凄美,增添了几分愁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四邻悄悄鼾殷床,惟有客梦不得长。
柴门独掩灯有晕,攲枕未熟背已芒。
四更山月来洞房,炯炯孤影射屋梁。
茅檐窸窣鼠自齧,烟树苍莽枭为祥。
海风萧萧振槁叶,溪声涖涖决废塘。
二三黄冠真可悯,空祠夜祷寒欲僵。
步虚声断翠微远,钟磬时款幽人堂。
山城寂寞消残漏,鼓角凄悲吟晓霜。
悬知此时我独觉,胡为百想悬肺肠。
鸡鸣世务纷如织,曷此顷刻聊坐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