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不睡》
《不睡》全文
宋 / 苏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四邻悄悄鼾殷床,惟有客梦不得长。

柴门独掩灯有晕,攲枕未熟背已芒。

四更山月来洞房,炯炯孤影射屋梁。

茅檐窸窣鼠自齧,烟树苍莽枭为祥。

海风萧萧振槁叶,溪声涖涖决废塘。

二三黄冠真可悯,空祠夜祷寒欲僵。

步虚声断翠微远,钟磬时款幽人堂。

山城寂寞消残漏,鼓角凄悲吟晓霜。

悬知此时我独觉,胡为百想悬肺肠。

鸡鸣世务纷如织,曷此顷刻聊坐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夜不眠之人所见所感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孤独与深沉的思考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夜晚的静谧与内心的波动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

首句“四邻悄悄鼾殷床”,以邻人的鼾声反衬出主人公的清醒,暗示了他难以入眠的状态。接着,“惟有客梦不得长”一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失眠原因,或许是因为客居异乡的孤独感,或是心中有未了之事,使得梦境无法延续。

“柴门独掩灯有晕,攲枕未熟背已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孤独形象。独自一人在昏暗的灯光下,倚着枕头却难以入睡,背脊已经感到寒冷和不安。这种孤独感被诗人细腻地捕捉并表达出来。

“四更山月来洞房,炯炯孤影射屋梁”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随着夜色的加深,山中的月亮悄然进入房间,孤零零的身影投射在屋梁上,增加了夜晚的寂静与神秘感。

“茅檐窸窣鼠自齧,烟树苍莽枭为祥”则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如老鼠的啃咬声和远处枭鸟的叫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荒凉。这些声音虽小,却能触动人心,让人感受到夜晚的深邃与不可预知。

“海风萧萧振槁叶,溪声涖涖决废塘”描绘了海风与溪水的声音,它们虽然遥远,却清晰地传入耳中,仿佛在诉说着远方的故事。这种声音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性,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波澜。

“二三黄冠真可悯,空祠夜祷寒欲僵”表达了对道人的同情,他们或许也在寻求心灵的慰藉。而“步虚声断翠微远,钟磬时款幽人堂”则描绘了道观中的景象,通过声音的断续和钟磬的敲击,展现了道家修行的宁静与神秘。

最后,“山城寂寞消残漏,鼓角凄悲吟晓霜”将场景拉回现实,山城的寂寞与时间的流逝,以及清晨霜降的凄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夜晚图景。而“悬知此时我独觉,胡为百想悬肺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与思考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内心复杂情感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深夜不眠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外部环境的细腻观察,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是一首富有哲思和艺术性的作品。

作者介绍

苏过
朝代:宋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子。以荫任右承务郎。轼帅定武、谪岭南,唯过随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轼卒,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以为号。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能文,善书画,人称“小坡”。有《斜川集》。
猜你喜欢

句·其十五

岿然三石佛,若在嘉州岸。

(0)

云末峰

遥睇青冥绝险生,山翁相指乱云横。

不知身世在何许,但觉满怀风露清。

(0)

泊武昌

圆坛展祀日,樊山开宴时。

钓台高嶪嵲,离殿郁参差。

(0)

朝汉台

不终强屈蛮夷上,稍复低回礼义中。

自昔一时成霸业,至今千载仰英风。

(0)

和兄之翰宠换苏印·其一

久次含香厌粉闱,恳求茂苑得州麾。

却寻旧日池台胜,犹忆当年几杖随。

入里下车修敬日,过家上冢致哀时。

应怜二弟犹羁绊,万里边沙远帅熙。

(0)

泛舟南湖二绝句寄公秉二首·其二

不知芳物过春风,傲兀扁舟怯浪翁。

得似王猷剡溪上,何须范蠡五湖中。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