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徐孺子,高名满江干。
众人皆欲仕,乃独耻为官。
曾不惮辛苦,负耒营一餐。
清节映千古,至今闻者寒。
洪井有祠宇,我尝瞻其颜。
不觉愧汗下,竟归长掩关。
我爱徐孺子,高名满江干。
众人皆欲仕,乃独耻为官。
曾不惮辛苦,负耒营一餐。
清节映千古,至今闻者寒。
洪井有祠宇,我尝瞻其颜。
不觉愧汗下,竟归长掩关。
这首诗描绘的是对徐孺子的崇敬之情。开篇两句“我爱徐孺子,高名满江干”表达了诗人对徐孺子的喜爱和赞赏,以及徐孺子的高尚品格在世间广为传颂。接下来的“众人皆欲仕,乃独耻为官”则写出了徐孺子不愿意做官的高洁情操,他与众不同,对仕途毫无兴趣,反而对之感到羞愧。
中间两句“曾不惮辛苦,负耒营一餐”展示了徐孺子的勤劳态度和简单生活,不畏艰难地工作以维持生计。紧接着的“清节映千古,至今闻者寒”则是对徐孺子清廉高洁品格的赞美,这种品质历经千年依然令人感受到一种清凉和震撼。
最后四句“洪井有祠宇,我尝瞻其颜。不觉愧汗下,竟归长掩关”写的是诗人亲自去过徐孺子的祠庙,看见了他的塑像,不禁感到自惭形秽,从而决定退出尘世,隐居山林,以此来表达对徐孺子崇高品德的敬仰和自己的不配。
这首诗通过对徐孺子清贫生活和高尚品格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纯粹、坚守原则之人的极度尊重与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对仕途的反思和内心世界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