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角招二首·其二》
《角招二首·其二》全文
清 / 蒋敦复   形式: 词  词牌: 角招

劝人瘦。秋来也、病腰可似疏柳。翠蛾描冷岫。

几点黛愁,楼上纤手。芳华谢久。漫种得、山中兰亩。

一夜湘江淼淼,恨羌笛不胜吹,望瑶京搔首。空有。

画罗舞袖。银屏梦觉,临镜妆谁秀。凤钗欹枕溜。

未了青春,伤心时候。衫痕检旧。怕不是、天涯中酒。

那日清歌罢奏。最堪惜、月明前,花飞后。

(0)
鉴赏

这首《角招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病态之人的形象,以及其内心的愁绪与情感的波动。

首句“劝人瘦”便点明了主题,暗示了人物因病而消瘦的状态。接下来,“秋来也、病腰可似疏柳”,以秋风中的柳树比喻病人的腰肢,形象地描绘出其瘦弱的形象,同时也暗含了季节更替、生命脆弱的感慨。

“翠蛾描冷岫”一句,将女子的眉眼比作山间寒冷的云雾,既表现了女子的美貌,又暗示了她内心的孤寂和忧郁。“几点黛愁,楼上纤手”,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楼上凝视远方,眉头紧锁,手中无力,流露出深深的愁绪。

“芳华谢久”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漫种得、山中兰亩”,以兰花象征高洁与美好,但“漫”字透露出一种徒劳无功的无奈感。“一夜湘江淼淼,恨羌笛不胜吹,望瑶京搔首”,通过湘江的浩渺和羌笛的哀怨,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搔首”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空有。画罗舞袖。银屏梦觉,临镜妆谁秀。”这一段通过描述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人物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以及对自我形象的反思。“凤钗欹枕溜。未了青春,伤心时候。”凤钗倾斜,暗示着时光流逝,青春不再,而“未了青春”则表达了对青春岁月未能完全享受的遗憾。

“衫痕检旧。怕不是、天涯中酒。”通过检查旧衣上的痕迹,联想到是否曾在遥远的地方饮酒,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思考。“那日清歌罢奏。最堪惜、月明前,花飞后。”最后两句,通过回忆某日的清歌表演,感叹于月明前后的美景,以及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人物在病痛与孤独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蒋敦复
朝代:清

(1808—1867)清江苏宝山人,原名尔锷,字纯甫,号剑人。诸生。少时一度出家为僧,名铁岸,一称妙尘。曾以策干杨秀清,后又作诗献曾国藩。识英语。后在上海为人佣书。有《啸古堂集》等。
猜你喜欢

烟雨渡江

京江春树隔芊绵,咫尺神灵意惘然。

青壁近迷山寺雨,绿蓑遥入海门烟。

江鱼水阔难通市,石燕风多不避船。

我欲燃犀照幽渚,梦魂犹自怯潺湲。

(0)

九日同晋江黄俞邰会稽罗宏载牂牁江辰六黄山江梦得黑窑厂登高归饮梦得寓斋同赋

眼前好景重阳节,羸马难寻郭隗台。

碣石晴云宫树迥,燕山积翠凤城开。

深杯坐惜持螯会,短发羞称献赋才。

归步天街凉似水,月明清露满高槐。

(0)

病中与诸友

病至真无谓,忧来不可名。

花飞春日色,雁带故园声。

卜筑同巢父,寻仙得广成。

何当驱二竖,好向泰山行。

(0)

登鹰窠顶望海中夏盖诸山

兹山展武地,海上得朝宗。

梵刹驯归鸟,深潭隐毒龙。

朱霞连越峤,翠盖偃秦松。

南望诸峰在,参差雾几重。

(0)

大尖山下最佳处

林泉何处养疏慵,准拟移家占一峰。

木未饱霜浓过夏,水初收潦净于冬。

山阴白昼疑天雨,潮响黄昏杂寺钟。

一事病夫犹当意,茯苓根护万年松。

(0)

落帆亭别诸弟

六月经长路,孤舟问去津。

自怜垂钓者,忽作远游人。

门户凭诸弟,关山忆老亲。

平生慷慨意,到此一沾巾。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