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未识披裘客,杨亿还疑转盼僧。
银地界中金屑眼,热油铛里雪山冰。
相逢歧路双趺印,顾笑县崖一杖登。
今日重拈唯荐泪,秋山叶落冷孤藤。
延陵未识披裘客,杨亿还疑转盼僧。
银地界中金屑眼,热油铛里雪山冰。
相逢歧路双趺印,顾笑县崖一杖登。
今日重拈唯荐泪,秋山叶落冷孤藤。
这首诗是王夫之对别峰庵二如长老的悼念之作,表达了对长老独特人格和志趣的敬仰。首句“延陵未识披裘客”暗指长老像古代的隐士,不为世俗所知;“杨亿还疑转盼僧”则借杨亿的故事,形容长老超然物外的禅定风范。接下来的两句“银地界中金屑眼,热油铛里雪山冰”,运用奇特的比喻,描绘出长老在修行中的清凉境界,如同银地与金屑、热油与雪山的对比。
“相逢歧路双趺印,顾笑县崖一杖登”描绘了长老在修行路上的坚定与从容,即使面临抉择,也能轻松应对。最后一句“今日重拈唯荐泪,秋山叶落冷孤藤”,诗人以秋日落叶和孤藤的景象,寄寓哀思,表达对长老离世的悲凉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二如长老的高尚品格和诗人对其深深的怀念,体现了王夫之对禅宗修行的理解和对故人的敬仰。
君王取天下,有人将甲兵。
君王得天下,有人相升平。
我欲介其间,区区安取成。
莫若归养高,高卧嵓之扃。
直使万乘意,慕仰非鸿冥。
身虽隐渔钓,心岂忘朝廷。
常虑天下定,君王志骄盈。
群臣习见闻,力谏不尔听。
不有不臣者,不足回其清。
商山四老人,用是定西京。
潜希绝世躅,万一助皇明。
年当建武日,上下咸清宁。
所怀忆不陈,终焉为客星。
如何逸民传,乃有狂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