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峰庵二如表长老类知子者对众大言天下无和峤之癖者唯船山一汉愧不克任而表师志趣于此徵矣就彼法中得坐脱其宜也诗以吊之》
《别峰庵二如表长老类知子者对众大言天下无和峤之癖者唯船山一汉愧不克任而表师志趣于此徵矣就彼法中得坐脱其宜也诗以吊之》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延陵未识披裘客,杨亿还疑转盼僧。

银地界中金屑眼,热油铛里雪山冰。

相逢歧路双趺印,顾笑县崖一杖登。

今日重拈唯荐泪,秋山叶落冷孤藤。

(0)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对别峰庵二如长老的悼念之作,表达了对长老独特人格和志趣的敬仰。首句“延陵未识披裘客”暗指长老像古代的隐士,不为世俗所知;“杨亿还疑转盼僧”则借杨亿的故事,形容长老超然物外的禅定风范。接下来的两句“银地界中金屑眼,热油铛里雪山冰”,运用奇特的比喻,描绘出长老在修行中的清凉境界,如同银地与金屑、热油与雪山的对比。

“相逢歧路双趺印,顾笑县崖一杖登”描绘了长老在修行路上的坚定与从容,即使面临抉择,也能轻松应对。最后一句“今日重拈唯荐泪,秋山叶落冷孤藤”,诗人以秋日落叶和孤藤的景象,寄寓哀思,表达对长老离世的悲凉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二如长老的高尚品格和诗人对其深深的怀念,体现了王夫之对禅宗修行的理解和对故人的敬仰。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哭赵信庵·其一

祥云中屹祝融峰,秀出全材一钜公。

银管曾提修国史,金戈几出策边功。

九秋健羽横空鹗,万里威声当道熊。

谭国为前冀国后,汗青千古玉玲珑。

(0)

冻吟

座左插梅花,座右横诗笔。

风雪堕寒肩,先生方抱膝。

(0)

过和州报恩寺唐籍故居也

昔年此地著书人,诗骨成尘草木深。

突兀眼前僧结屋,塔铃风里替君吟。

(0)

钓台

君王取天下,有人将甲兵。

君王得天下,有人相升平。

我欲介其间,区区安取成。

莫若归养高,高卧嵓之扃。

直使万乘意,慕仰非鸿冥。

身虽隐渔钓,心岂忘朝廷。

常虑天下定,君王志骄盈。

群臣习见闻,力谏不尔听。

不有不臣者,不足回其清。

商山四老人,用是定西京。

潜希绝世躅,万一助皇明。

年当建武日,上下咸清宁。

所怀忆不陈,终焉为客星。

如何逸民传,乃有狂奴名。

(0)

次韵刘元举子规

蜀魄悲鸣楚国春,试凭清些与招魂。

柔肠欲断云横岭,幽梦初回月挂村。

客舍花光随野水,故园柳色负柴门。

饱闻锦里无穷乐,早晚归来访子孙。

(0)

题清芬阁·其一

先生曾此濯尘缨,七里寒滩分外清。

少日决科虽失意,全家肥遁岂无成。

蛟龙窟宅身如寄,泉石膏肓诗有声。

虽与子陵同一律,不将丝线钓虚名。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