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责庲》
《责庲》全文
宋 / 刘学箕   形式: 古风

我生不辰八岁孤,伯父薨逝叔父无。

长才十五立志苦,不敢怠惰知读书。

汝生父子不识面,母慈育字如捧珠。

那知汝更命苦极,八龄甫及母亦殂。

幸有阿叔相持扶,叔亦痛念同气馀。

辛勤鞠养力尽瘁,五载为汝六请师。

固知门户要人兴,切切训诲口欲枯。

有言弗听日益懒,乖劣气习移下愚。

朅来值我有行役,恐汝质变为小夫。

携俱不惮数千里,跳走健胜猿与狙。

水行为汝爱江湖,出陆每愁山险纡。

川途忧愁念虑苦,摩拊岂啻亲子如。

傍舟终日捞虾鱼,坐舆人夫肩□□。

□呶徒自费牙颊,事不获己施鞭蒲。

潜窥谛视不少改,谑浪笑傲仍前初。

圣经有味懒不读,对字粗晓平侧呼。

吾家七世身业儒,忠孝学术誇乡闾。

汝当更明所自出,挺挺当代文公朱。

不悛祇为先德羞,失教何异犬马猪。

稍长面目益可憎,侪辈戏弄人见疏。

我今极口复汝说,速宜悔念毋忽诸。

嬉游傥更不检束,命也奈何吾已夫。

(0)
鉴赏

此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学箕所作,名为《责庐》。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其子孙教育的重视和担忧,以及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坚守。

首先,诗人讲述了自己不幸的童年经历,没有父亲,从小就孤苦伶仃,但仍然立志勤学,不敢懈怠。这样的自强不息与知识渴望,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典型写照。

接着,诗人转向其子孙,表达了对他们的期望和担忧。子孙在年幼时就失去了母亲,由叔父抚养长大,这种家庭变故让诗人更加担心后辈的成长。在这里,“幸有阿叔相持扶”体现了家族之间的支持与关怀。

随后,诗人提到了自己辛勤教育子孙,请师学习,但子孙却渐渐变得懒惰,不愿意听从教诲。这让诗人深感忧虑,担心他们会因此而失去正道。

在接下来的部分,诗人描述了自己因为工作需要离开家中,对于子孙的成长和教育感到焦虑。尽管远离,但他仍旧关心他们是否能够坚持儒家学术,不辜负家族的期望。

最后,诗人再次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对后代教育的严厉要求。他希望子孙能够明白自己的出处,保持家族的荣耀,而不是像动物一般无知无觉。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他们对于家庭、教育和文化传承有着深厚的情感与责任。诗中的语言朴实而富有情感,通过对比和反衬,强调了儒家文化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刘学箕

刘学箕
朝代:宋   字:习之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猜你喜欢

雪景

此际山阴道,啼惟有莫鸦。

万山无寸碧,何处认梅花。

(0)

番妇

社里朝朝出,同群担负行。

野花头插满,黑齿草涂成。

赛胜缠红锦,新妆挂白珩。

鹿脂荼抹惯,欲与麝兰争。

(0)

初秋

暑气蒸人病未苏,时吹凉雨满庭除。

秋来不待梧桐报,妆点前山景色疏。

(0)

立春·其三

花柳争春岁岁同,美人剪綵莫言功。

谁知造物初无物,只在洪钧一转中。

(0)

次秀野暑中二首·其一

剧暑悲难度,清秋喜却回。

病随庚伏尽,尊向晚凉开。

临水看云去,钩帘待月来。

胜游惊昨梦,曾上郁萧台。

(0)

题钱少愚四画.兰亭

事去空千载,何曾有若人。

只应烟树里,便是永和春。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