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歌入松路,斗酒望青山。
谁非一丘土,参差前后间。
伤歌入松路,斗酒望青山。
谁非一丘土,参差前后间。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吴迈远的《临终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
首句“伤歌入松路”,诗人以哀伤的歌声融入松林小径之中,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暗示了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接着,“斗酒望青山”一句,描述了诗人面对青山,借酒浇愁的情景,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留恋,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谁非一丘土,参差前后间”则是全诗的核心,诗人在此提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学问题:在生命的长河中,无论是谁,最终都将化为尘土,归于自然。这里的“一丘土”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终结状态,而“参差前后间”则强调了生命的不平等与时间的流逝,每个人的生命旅程都是独一无二且有限的。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思熟虑。
如此江山,问天外、何年开辟。
凭吊古、飞桥百里,粉楼千尺。
邻国终输瓯脱地,名王不射单于镝。
看离宫、百二冷斜阳,苍苍碧。蒲萄酒,氍毹席。
挠饮器,悬光璧。话银槎通使,大秦陈迹。
左纛可能除帝制,轺车那许遮安息。
待甚时、朝汉筑高台,来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