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圣制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奉和圣制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全文
唐 / 苏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仙跸御层氛,高高积翠分。

岩声中谷应,天语半空闻。

丰树连黄叶,函关入紫云。

圣图恢宇县,歌赋小横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帝出巡的壮丽景象。"仙跸御层氛,高高积翠分"中,“仙跸”指的是帝王的车驾,而“御层氛”则形容其庄严肃穆的气势;"高高积翠分"则是说山峰连绵,如同积累的翠绿色的云朵一般。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皇权的崇高与神圣。

"岩声中谷应,天语半空闻"两句,则是写到自然景物对帝王车驾的回响。"岩声"指的是山间回荡的声音,而"中谷应"则形容声音在深谷中产生的回音;"天语"则是比喻皇上的言辞如同天籁,能够穿透云雾直达天际,而"半空闻"则表明这种声音超越了凡尘,仿佛来自于半空。

接下来的"丰树连黄叶,函关入紫云"中,“丰树”指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而“连黄叶”则形容这些树木挂满了金色的果实或是秋天的枫叶;"函关"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地名,而“入紫云”则是说这种美丽的景色仿佛被紫色的云雾所笼罩,增添了一份仙境般的氛围。

最后两句"圣图恢宇县,歌赋小横汾"中,“圣图”可能指的是皇帝的画像或是皇权的象征,而“恢宇县”则表明这样的象征物带来了县域的繁荣与和平;"歌赋"则是说人们对这场景进行了歌唱与描绘,而“小横汾”可能是一个地名,也许是指某个风景如画的小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写,以及皇帝车驾出巡所带来的壮观场面,表达了诗人对于皇权至高无上的崇拜之情。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唐代文学上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以及对于帝王圣裁的颂扬。

作者介绍

苏颋
朝代:唐   字:廷硕   籍贯: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   生辰:670年-727年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猜你喜欢

度大庾岭

凿破鸿濛一窍通,至今传说九龄功。

天垂瘴雨蛮烟外,路入炎荒火树中。

万里关河瞻北极,两行旌旆过南雄。

鹧鸪声里端阳近,榕树青青荔子红。

(0)

金陵旅夜

一雨皇都万象明,东风娇啭上林莺。

火烟亭馆春多少,钟鼓楼台夜几更。

枕上故园蝴蝶梦,枝头斜月杜鹃声。

银笺欲写长相忆,滚滚江流不尽情。

(0)

和刘右司淳于送牡丹病中赋

天姿国艳灿芳柯,相亚红黄诧绮罗。

高拟营邱名冠绝,未饶伊洛品繁多。

敢邀使座开青眼,为叹英华坠绿莎。

亭馆主人芹意重,数枝折贡庆清和。

(0)

题高房山夜山图

我昔绝江看吴山,朝光正落山水间。

金波远自海门入,翠岚高插扶桑殷。

安知璚楼有夜景,明月苍茫堕清影。

李侯胜赏高侯笔,展卷一时如梦醒。

(0)

朝中措

病香无力傍栏干。风雨送春还。

一枕晓来清梦,无人说似西山。

匆匆笑语,时时邂逅,草草杯盘。

莫谓杂花时候,便忘梅蕊冲寒。

(0)

鹧鸪天·其二宣和己亥代人赠别

斗帐欢盟不计年。谁知蓦地远如天。

何曾一霎离心上,怎得而今在眼前。

鱼不断,雁相连。可无小字寄芳笺。

薄情已是抛人去,更与新愁到酒边。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