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破鸿濛一窍通,至今传说九龄功。
天垂瘴雨蛮烟外,路入炎荒火树中。
万里关河瞻北极,两行旌旆过南雄。
鹧鸪声里端阳近,榕树青青荔子红。
凿破鸿濛一窍通,至今传说九龄功。
天垂瘴雨蛮烟外,路入炎荒火树中。
万里关河瞻北极,两行旌旆过南雄。
鹧鸪声里端阳近,榕树青青荔子红。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穿越艰险山路的景象。开篇“凿破鸿濛一窍通”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而“至今传说九龄功”则是对古代九龄童子过庾岭故事的引用,表明这次旅程同样值得被后世传颂。接着,“天垂瘴雨蛮烟外,路入炎荒火树中”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恶劣天气和险峻环境,其中“天垂瘴雨”暗示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而“路入炎荒火树中”则形象地表达了道路的艰难与热情。
下片“万里关河瞻北极,两行旌旆过南雄”展现了诗人对广阔疆域和军事胜利的赞美,“万里关河”描绘了一条长蛇般延伸的边塞,而“两行旌旆过南雄”则显示了军队的威武与胜利。紧接着,“鹧鸪声里端阳近,榕树青青荔子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旅途即将结束、目标即将到达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雄健,意境辽阔,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和人文历史的深刻感悟,也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