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归田之命怀同废诸公》
《闻归田之命怀同废诸公》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同时废逐十馀人,我是丹书第一名。

方向岭边思往咎,忽蒙天上许归耕。

诸公想亦茅连茹,此日宜皆水濯缨。

覆载恩深力图报,从今尤在罄精诚。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邹浩所作的《闻归田之命怀同废诸公》。诗中表达了诗人得知归隐命令后对昔日一同被贬官员的怀念与感慨。首句“同时废逐十馀人”描绘了与诗人一同遭受贬谪的众多官员,暗示了政治环境的严酷与不公。接着“我是丹书第一名”一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是被贬者之一,但也是名单上的首位,暗含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自嘲。

“方向岭边思往咎,忽蒙天上许归耕。”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错误行为的反思以及对即将获得归隐机会的惊喜与感激。诗人站在山岭边,回顾自己的过往,思考着过去的过失,而突如其来的归隐命令让他感到既意外又庆幸,仿佛得到了上天的宽恕。

“诸公想亦茅连茹,此日宜皆水濯缨。”这里诗人将自己与被贬官员比作被连根拔起的茅草,形象地表达了他们共同的命运。在得知归隐的消息后,诗人认为所有曾经一同受苦的官员都应洗去心灵的尘埃,重新开始。这一句蕴含了诗人对同僚的理解与同情,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最后,“覆载恩深力图报,从今尤在罄精诚。”诗人表达了对上天厚恩的感激之情,并承诺将全力以赴回报这份恩赐。同时,他也表明自己今后将以最大的诚意面对生活,无论是归隐还是其他任何境遇。这句诗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深刻反思、对归隐机会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也蕴含了对同僚的理解与关怀。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其七

百战黄尘里,偷閒我亦能。

隔墙呼酒友,过渡访诗僧。

谩说铜分虎,宁防玉点蝇。

千金牍背事,空复愤填膺。

(0)

诗思十首·其八

忝窃严陵郡,依稀陆放翁。

作诗踰万首,浪仕只千穷。

醉卧三更后,閒吟两纪中。

时时落幽梦,渔笛鉴湖东。

(0)

老而健贫而诗自志其喜八首·其六

清而贫最乐,健以老何伤。

短发蓬加雪,贞心菊耐霜。

冻吟乏薪炭,醉卧混衾裳。

冰檗怜儿女,年皆四十强。

(0)

次韵曹清父营生坟追和范石湖韵四首·其一

桑榆未迫尚东隅,诸子盈前返哺乌。

早检青囊营□□,□□丹灶著工夫。

无生话可忘言了,自祭文能信手摸。

□□□年未遑办,一抔□□□良图。

(0)

次韵前住中竺希鉴上人五言

中兴今佛法,百倍胜儒绅。

达磨重初祖,观音再化身。

此心元是道,何物不为尘。

毂觫齐王眼,焉知一角麟。

(0)

次韵孙元京见过言诗·其二

眼底惊嗟见此流,祇嫌接对未云稠。

苏门逸响追长啸,湘浦馀情续远游。

新息今须乘果下,襄阳谁漫钓槎头。

吾衰久矣公犹健,好控飞车跨九州。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