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鬷嘏》
《送张鬷嘏》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人意皆怀土,嗟君无故园。

欲行须尽室,此去又他门。

静里文章好,贫来节行存。

振淹知有日,倚伏岂虚言。

(0)
翻译
人们的心中都怀念故乡,感叹你却没有固定的家园。
出行必须带上全家,这次离开又要前往陌生的地方。
在平静的生活中写文章最好,贫困时也能保持节操和品行。
我知道会有振作起来的日子,世间万物的变化怎能说是空谈呢。
注释
人意:人们的思乡之情。
怀土:怀念故乡。
嗟:叹息。
故园:故乡。
欲行:想要出行。
尽室:全家出动。
他门:其他门路,指新的地方。
静里:平静的日常生活。
文章:这里指写作。
贫来:在贫困的时候。
节行:节操和品行。
振淹:振作低迷。
知有日:知道会有好转的日子。
倚伏:事物的起伏变化。
岂:难道。
虚言:空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送张鬌嘏》,通过对故土的情感和家园的眷恋,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首句“人意皆怀土”揭示了人们普遍对于故乡的深厚感情;“嗟君无故园”则是诗人为张鬌嘏没有固定的家园而感到叹息。接着,“欲行须尽室, 此去又他门”描绘出朋友即将启程,又要踏入另一个未知的门槛的情景。

“静里文章好,贫来节行存”则表明张鬌嘏在宁静的环境中创作了优美的文章,同时也保持着节俭的品德,即使在贫困中依然坚守自己的行为准则。最后,“振淹知有日,倚伏岂虚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的期望和鼓励,相信张鬌嘏能够振作,有所成就,并非是空洞无意义的安慰之词。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友情深厚,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文学创作、品德修养以及对未来抱负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杂述·其六

坦腹东床佳婿,企脚北窗真人。

谈笑眼前事业,风流膜外精神。

(0)

杂述·其三

坏事曾闻嗔怪鬼,捉囚可不畏天公。

抚床卫瓘宁非醉,对策刘蕡恐是风。

(0)

题所寓壁

鹿群上遥岑,云影抵苍壁。

无客来敲门,倚松读周易。

(0)

赠别

傍桥买得小溪船,略举离杯去意悬。

一水夕阳红荡影,数峰晴树碧生烟。

秋声不断云间雁,别恨空长柳外蝉。

后夜他州看明月,定知相忆未成眠。

(0)

秋戍

军头夜点名,新戍起秋程。

月色黄弓甲,风沙黑渭城。

断笳清泪满,落叶此生轻。

努力供王事,归来享太平。

(0)

剧暑不可耐戏作冷语排之呈国威同舍兄

云师怒挟风伯狂,排山立海恣披猖。

斯须委雪一丈强,杀气吞日埋扶桑。

平时身热号炎荒,冰山亦复连穹苍。

翔风健儿材武良,堕指十五半在亡。

岩谷不问歼虎狼,冻合瀛海蛟龙僵。

苍生似落冰蚕乡,一气如缕何可长。

翻思蹈火勇赴汤,谁能排云挈太阳,稍与万物回精光。

客来徵此疑荒唐,乌有先生投予方。

端居炎赫汗反浆,试想幻境生清凉。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