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述·其三》
《杂述·其三》全文
宋 / 林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坏事曾闻嗔怪鬼,捉囚可不畏天公。

抚床卫瓘宁非醉,对策刘蕡恐是风。

(0)
翻译
曾经听说坏事会招来鬼责怪,抓捕犯人难道不怕天公公正?
抚摸床榻的卫瓘难道不是醉酒,对策的刘蕡恐怕是被风带走的才情
注释
嗔怪:责怪,指责。
鬼:这里可能指代恶灵或迷信中的鬼神。
捉囚:抓捕犯人。
畏:害怕。
天公:古人对公正无私的天意的称呼。
卫瓘:历史人物,此处借代醉态。
宁非:难道不是。
醉:喝醉酒。
对策:应对考试或策略。
刘蕡:历史人物,此处借代才华。
恐是:恐怕是。
风:比喻或象征,可能指命运或机遇。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杂述(其三)》,作者为宋代诗人林泳。诗中通过几个典故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评论。首句“坏事曾闻嗔怪鬼”暗示了世间对于不良行为的谴责,即使鬼神也会有所不满。次句“捉囚可不畏天公”则揭示出人们对司法不公的质疑,即使面对权势,也担心天理难容。

第三句提到卫瓘,他是西晋时期的人物,以清醒著称,诗中“抚床卫瓘宁非醉”暗指某些官员看似醉酒,实则在掩饰内心的清醒与愤怒,可能是在讽刺某些官员的假醉真怒。最后一句“对策刘蕡恐是风”引用了唐代刘蕡的事迹,他在科举考试中因直言不讳而被黜,此处借以表达对敢于直言者可能遭受打压的忧虑,暗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压抑。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寓言式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们对于公正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深沉的批判精神。

作者介绍

林泳
朝代:宋

林泳,字太渊,自号艮斋,又号弓寮,南宋福建福清人。按《图绘宝鉴》作兴化人。希逸长子。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能诗,工书,善画墨竹。事迹见于《福州府志》、《宋诗纪事》、《书史会要》。
猜你喜欢

示吴大颋四章·其二

漫传元白结比邻,颇愧骊黄役负薪。

变后风云成独态,恒时歌哭动旁嗔。

苍林共切朝晞感,赤手难挥大海尘。

疏野梅枝春在息,倘除癯鹤更谁亲?

(0)

孤山

之子已长往,高风剩此山。

一轮千古月,空复照人间。

水影孤亭冷,梅花万树閒。

白云起天末,不见鹤飞还。

(0)

春园閒居杂兴五章·其四

春树生薄阴,独酌苦无偶。

微风开园扉,殷然见良友。

席草理杯盏,净绿绝纤垢。

花飞纷在空,芳静接之久。

既醉欢且忘,閒愁复何有。

天机不可缋,澹默各心受。

(0)

霭霭万山苍,萧萧一谷凉。

天河真觉近,秋夜渐添长。

箭永莲华漏,篆消心字香。

可忘银烛下,筹笔昨年忙。

(0)

再题常山峪行宫八景·其二虚白轩

一年两度坐文轩,生白恒斯悟漆园。

七字宁云聊即景,清机尔许个中存。

(0)

仲秋瀛台

庆辰率众叩慈宁,用奉安舆返禁廷。

郊外丰收欣饱看,苑中佳景得閒停。

碧天望月将圆满,太液秋风正渌渟。

桂树本来蟾窟种,几枝金粟倚虚棂。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