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辰率众叩慈宁,用奉安舆返禁廷。
郊外丰收欣饱看,苑中佳景得閒停。
碧天望月将圆满,太液秋风正渌渟。
桂树本来蟾窟种,几枝金粟倚虚棂。
庆辰率众叩慈宁,用奉安舆返禁廷。
郊外丰收欣饱看,苑中佳景得閒停。
碧天望月将圆满,太液秋风正渌渟。
桂树本来蟾窟种,几枝金粟倚虚棂。
此诗描绘了仲秋时节,皇帝弘历在瀛台的所见所感。首句“庆辰率众叩慈宁,用奉安舆返禁廷”展现了一幅庄重而肃穆的宫廷景象,庆辰之日,众人恭敬地迎接皇帝,其后乘坐的安舆返回皇宫,体现了皇家的威严与尊贵。
接着,“郊外丰收欣饱看,苑中佳景得閒停”两句,诗人以喜悦的心情描绘了郊外的丰收景象和宫苑中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季节更迭带来的自然变化,也暗示了皇帝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欣慰之情。
“碧天望月将圆满,太液秋风正渌渟”则进一步渲染了中秋之夜的氛围,碧蓝的天空下,明月即将圆满,太液池的秋风吹拂,水波不兴,呈现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意境。这里运用了月亮的圆满象征着团圆与和谐,同时也寓意着国家的统一与强盛。
最后,“桂树本来蟾窟种,几枝金粟倚虚棂”以桂树与月亮的联系,以及金黄色的桂花作为点缀,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桂花树的生长环境与月亮的关联,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品质,而金粟的出现,则是丰收与富足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弘历皇帝在仲秋时节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国家繁荣的自豪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作为帝王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琅琊秋兴早,吏功复休沐。
骑曹大雅资,芳玩信所独。
嘉树隐逸丛,清尘洒微霂。
床敷共语默,幽诺良已宿。
两曜逆旅期,宾赏须继烛。
高花方德人,整整巾履肃。
低枝敌兰荃,初服佩芬馥。
碎琐黄金钿,亦掩红踯躅。
湘累泛英客,薪桂不炊粟。
闻制短世龄,惠贶勤一掬。
犹得对何充,瓮蚁泼新醁。
鄙人社前栎,当就閤上束。
迩来或天幸,数面亲海陆。
况谢枉见临,徽音嗣空谷。
何日东篱边,跫然听马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