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路草凄凄,枫林杜宇啼。
思深湘岸曲,声断郢云西。
故国春归尽,他乡客去迷。
凄凉听渐近,疲马亦长嘶。
关路草凄凄,枫林杜宇啼。
思深湘岸曲,声断郢云西。
故国春归尽,他乡客去迷。
凄凉听渐近,疲马亦长嘶。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客中闻子规》描绘了旅人远离故乡,在异乡听到杜鹃(子规)啼鸣的情景。"关路草凄凄",开篇以路边荒草的凋零渲染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枫林杜宇啼",通过枫林和杜鹃鸟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思乡之情。"思深湘岸曲",诗人将思绪引向湘江之滨,暗示对湖南故乡的深深怀念。
"声断郢云西","郢"指湖北荆州,言子规的声音消失在远方的云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遥不可及之感。"故国春归尽",春天已逝,寓示着时光流逝和客居他乡的无奈。"他乡客去迷",诗人自己也迷失在异乡,不知所措。
最后两句"凄凉听渐近,疲马亦长嘶",通过疲惫的马儿随着子规声的临近而长嘶,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整首诗以景抒情,情景交融,展现了游子在外的羁旅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