謇谔王臣直,文明雅量全。
望炉金自跃,应物镜何偏。
南国幽沈尽,东堂礼乐宣。
转令游艺士,更惜至公年。
芳树欢新景,青云泣暮天。
唯愁凤池拜,孤贱更谁怜。
謇谔王臣直,文明雅量全。
望炉金自跃,应物镜何偏。
南国幽沈尽,东堂礼乐宣。
转令游艺士,更惜至公年。
芳树欢新景,青云泣暮天。
唯愁凤池拜,孤贱更谁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阎济美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官员形象的追求和对时代不满的情绪。诗中的每一句都蕴含深意,表达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深沉情感。
"謇谔王臣直,文明雅量全。" 这两句描写了一位理想中的官员形象,謇谔指的是谨慎忠诚的态度,王臣是对官员的称呼,直则代表着正直无私。后面紧接着的“文明雅量全”则强调了这样的官员不仅品行端正,而且还具有文雅和宽厚的美德。
"望炉金自跃,应物镜何偏。"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望炉中的金自跃,形象地描述了一种纯洁无暇的境界,而“应物镜何偏”则是说这种心境如同明镜一般,能够清晰反映万物而不带丝毫私偏。
"南国幽沈尽,东堂礼乐宣。"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文化教育盛行的场景。“南国幽沈尽”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之地的深厚文化积淀,而“东堂礼乐宣”则是说这种文化以礼仪和音乐的形式得到了广泛传播。
"转令游艺士,更惜至公年。" 这两句表达了对人才培养的关切以及对时代的不满。诗人希望有才能的人能够得到施展的机会,而“更惜至公年”则是说这样的好时光不应轻易流逝。
"芳树欢新景,青云泣暮天。"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春日游园的情境。“芳树欢新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悦,而“青云泣暮天”则透露出一种悲凉情怀,可能是因为时光易逝而感伤。
"唯愁凤池拜,孤贱更谁怜。"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忧虑和无奈。“唯愁凤池拜”中“凤池”常指皇帝或高官,“唯愁”则是说诗人对这些权贵的拜访感到忧虑。而“孤贱更谁怜”则是在表达一种边缘化、不被理解和怜悯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品格、社会文化以及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
綵服染缁尘,游子远辞亲。
游子綵服敝,恩赐朱衣新。
晓冲燕山雪,问程扬子津。
西望不见匡庐云,江南己老莺花春。
食寄吴下旅,旅馆灯昏夜,身逐一篷飞,心随孤蝶化。
阿㜷倚门迟子归,奉觞拜舞趋慈闱。
堂阴萱花大如斗,堂下玉树森成围。
子归何草草,母乐亦融融。
俯视儿身衣,犹是母手缝。
慈乌择木思返哺,哑哑悲啼近堂树。
空梁月落梦回时,此身有愧南飞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