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师怒挟风伯狂,排山立海恣披猖。
斯须委雪一丈强,杀气吞日埋扶桑。
平时身热号炎荒,冰山亦复连穹苍。
翔风健儿材武良,堕指十五半在亡。
岩谷不问歼虎狼,冻合瀛海蛟龙僵。
苍生似落冰蚕乡,一气如缕何可长。
翻思蹈火勇赴汤,谁能排云挈太阳,稍与万物回精光。
客来徵此疑荒唐,乌有先生投予方。
端居炎赫汗反浆,试想幻境生清凉。
云师怒挟风伯狂,排山立海恣披猖。
斯须委雪一丈强,杀气吞日埋扶桑。
平时身热号炎荒,冰山亦复连穹苍。
翔风健儿材武良,堕指十五半在亡。
岩谷不问歼虎狼,冻合瀛海蛟龙僵。
苍生似落冰蚕乡,一气如缕何可长。
翻思蹈火勇赴汤,谁能排云挈太阳,稍与万物回精光。
客来徵此疑荒唐,乌有先生投予方。
端居炎赫汗反浆,试想幻境生清凉。
这首宋诗描绘了酷暑时节的极端炎热景象,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夏日的威力。诗人林宗放以"云师怒挟风伯狂"开篇,形象地刻画出风神和云神的狂暴,仿佛在排山倒海般驱使风雨,试图带来一丝凉意。然而,"斯须委雪一丈强"又暗示着即使有短暂的降雪也无法缓解暑热,反而加剧了"杀气吞日埋扶桑"的压抑感。
接着,诗人将炎热比喻为"炎荒",连冰山也被比作连接天际,显示出酷暑无处不在。"翔风健儿材武良,堕指十五半在亡"运用了象征手法,形容人们在高温下疲惫不堪,甚至生命似乎也在消逝。"岩谷不问歼虎狼,冻合瀛海蛟龙僵"进一步渲染了酷暑对万物的摧残。
在这样的困境中,诗人表达了对清凉世界的向往,"苍生似落冰蚕乡,一气如缕何可长",人们如同陷入冰冷的世界,生命力仿佛只剩下一线。然而,诗人并未绝望,他呼唤着勇敢面对热浪的精神,"翻思蹈火勇赴汤",并期待有人能"排云挈太阳",恢复大地的生机。
最后,诗人以"乌有先生投予方"和"试想幻境生清凉"收尾,寓言般地提出一个解暑的想象,暗示在困境中寻找清凉之道,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国威的关怀和激励。整首诗语言生动,富有想象力,展示了诗人对夏日酷暑的独特感受和哲理思考。
昔年李谪仙,呼月醉南楼。
尚书今夕宴,客有冯高州。
坐邀刘颢清兴发,楼倚长江先得月。
玉箫吹彻彩云留,声引凤凰来上阙。
八窗玲珑风露寒,秋高银汉生微澜。
团光未离沧海角,流彩已照虚檐端。
尚书特笔高州记,飘飘颇有凌云气。
毫翻云藻玉蜍乾,袖拂天香金粟坠。
醉歌窈窕邀嫦娥,满目飞光感兴多。
仙人骑鹤遥相过,玉壶潋滟摇金波。
不醉如此良夜何,吁嗟不醉如此良夜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