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叶上舍元址读书观海卫回龙庵两月揽景兴怀托以歌咏无伦次也共得二十六章·其十四》
《同叶上舍元址读书观海卫回龙庵两月揽景兴怀托以歌咏无伦次也共得二十六章·其十四》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因其独到心,著为独造辞。

寸心即寸天,搜刮神鬼思。

可辟万古灵,未敢石匣私。

汉人撰石鼓,何与皇周岐?

韩苏且蒙障,群儿宜受欺。

日月悬诗书,讵尚岣嵝奇?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同叶上舍元址读书观海卫回龙庵两月揽景兴怀托以歌咏无伦次也共得二十六章》中的第十四章。全诗以诗人独自思考、创作的独特视角展开,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

“因其独到心,著为独造辞。”诗人以其独特的内心感受为基础,创作出与众不同的诗句。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个人化理解和表达方式,强调了个性化的艺术追求。

“寸心即寸天,搜刮神鬼思。”诗人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比作广阔的天空,表示他愿意深入挖掘各种灵感来源,包括那些常人难以触及的神秘思绪。这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创作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视。

“可辟万古灵,未敢石匣私。”诗人认为自己的作品能够开启历史的智慧之门,但同时也提醒自己要保持谦逊,不自封为权威,不轻易将作品视为不可更改的真理。这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传承和创新的平衡态度。

“汉人撰石鼓,何与皇周岐?”诗人通过引用古代文化典故,表达了对传统与现代、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的思考。这句话可能暗含着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之间关系的探讨,以及对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进行创造性转化的疑问。

“韩苏且蒙障,群儿宜受欺。”这里诗人可能是在批评某些人对传统文学的盲目崇拜,以及对创新和多样性缺乏理解的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韩愈、苏轼等古代文学大家作品的尊重,但并不完全认同他们的所有观点或风格。

“日月悬诗书,讵尚岣嵝奇?”最后两句诗,诗人将诗歌比作照亮历史长河的明灯(日月),强调了诗歌作为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比岣嵝山的奇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在人类文明中的独特价值和地位。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还蕴含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和对文化传承的深思。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艺术创作、文化传承以及个人与时代关系的复杂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和黄作霖董伯玉东山岭上及崇相沙头会饮二首·其二

杖藜寻古寺,把酒俯长流。

节物尚三月,风流似十洲。

且看花满眼,休说锦缠头。

但得陶陶醉,何妨守旧丘。

(0)

和泽民送春·其二

不堪岁岁送青春,消黯浑如失所亲。

短句吟成犹恨别,清樽买尽不辞贫。

兴来直欲游三岛,老去何由驻二轮。

赖有君能知我意,肯来同作送春人。

(0)

和陈泽民即事二首·其二

萧条古寺野僧残,聊与僧俱住翠峦。

树影绕帘春昼静,水晶摇屋暮天寒。

固知书剑不嫌冷,却恨杯盘未尽欢。

当念老人衰已久,外虽强健实中乾。

(0)

和王夷仲韵

故人声气合,交契久弥深。

不弃荒村陋,来分古木阴。

意倾陈笃论,兴发出高吟。

岂料逃空谷,犹闻正始音。

(0)

十五夜与朝宗对月把酒朝宗屡怀归因赋二首·其一

人间无处避炎光,赖有湖山六月凉。

清夜已欣天似水,长空还爱月如霜。

我将乘兴拚沉醉,君苦怀归有底忙。

试问今宵能饮否,更来月下对胡床。

(0)

和许守游春·其三

尊前莫惜千金费,醉里能令万事轻。

须信人生行乐耳,此身何用绊浮名。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