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黄作霖董伯玉东山岭上及崇相沙头会饮二首·其二》
《和黄作霖董伯玉东山岭上及崇相沙头会饮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杖藜寻古寺,把酒俯长流。

节物尚三月,风流似十洲。

且看花满眼,休说锦缠头。

但得陶陶醉,何妨守旧丘。

(0)
翻译
拄着藜杖寻找古老的寺庙,手捧美酒俯瞰蜿蜒流水。
时令虽已入三月,这里的风光却如仙境十洲。
只管欣赏眼前的繁花,别提那些世俗的功名利禄。
只要能沉醉于田园生活,守着这片乡土又何妨。
注释
杖藜:拐杖。
古寺:古老的庙宇。
把酒:手持酒杯。
长流:长河。
节物:时节景物。
尚:还。
风流:风景优美。
十洲: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
花满眼:眼前花开烂漫。
休说:不要说。
锦缠头:富贵荣华的象征。
陶陶醉:无忧无虑地沉醉。
何妨:不妨。
旧丘:故乡或简朴的生活。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游宴之乐的诗篇,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事嬉戏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杖藜寻古寺”,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古朴宁静的氛围,诗人手持拐杖,穿行在绿意盎然的竹林中,寻觅那些遗迹斑驳、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古老庙宇。"把酒俯长流"则描绘了一幅宴饮图景,诗人席地而坐,将酒倒入溪流之中,与大自然共享一杯美酒。

接着,“节物尚三月”表明时间背景是春天的三月,当时万物复苏,生机勃勃。"风流似十洲"则进一步渲染了这季节的美好,轻柔的微风穿过无数山丘,如同诗人所处之地是由十多个山岭环抱,环境幽静而又不失生机。

在“且看花满眼”一句中,诗人的视线被盛开的花朵占据,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变得斑斓多彩。"休说锦缠头"则是一种对比和反衬的手法,通过不提及华丽装饰,以突出自然之美胜过人工。

最后,“但得陶陶醉”表达了诗人对醉酒生活的享受与满足,而“何妨守旧丘”则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安于现状的心态,守护着自己心中那份宁静与满足,不愿随波逐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描写,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享受当下的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春晚书村落间事

千古会稽城,闾阎乐太平。

丰年观米价,霁色听禽声。

俗俭憎浮侈,民淳力钓耕。

豳诗有七月,字字要躬行。

(0)

贫病

穷愁病思两茫茫,衰发元知合变霜。

酒要解酲犹有策,食求祝噎更无方。

凋零坐上亲朋少,寂寞人间岁月长。

默计有时还自幸,幼安垂老始归乡。

(0)

夜赋

老人不食觉魂清,恍若身游白玉京。

夜静月惊林鹊起,水凉风飐露荷倾。

昏灯一点窥孤梦,画角三终转五更。

欲醉海山还懒去,且携羽扇憩青城。

(0)

夜泊

小聚近江干,中春尚尔寒。

钓船随鹭宿,烟月伴钟残。

冉冉岁时速,茫茫天地宽。

推篷一搔首,无处著悲欢。

(0)

初夏幽居偶题四首·其一

放逐还家一老翁,痴顽自笑更谁同。

倚栏风月黄昏后,携杖园林绿润中。

泳水小鱼依藻荇,觅巢轻燕拂帘栊。

此身要岂坚牢物,莫遣须臾酒盏空。

(0)

曳策

慈竹萧森拱废台,醉归曳策一徘徊。

纷纷落日牛羊下,黯黯长空霰雪来。

三峡猿催清泪落,两京梅傍战尘开。

客怀已是凄凉甚,更听城头画角哀。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