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席重赋且约再游·其二》
《即席重赋且约再游·其二》全文
宋 / 陈与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诗情不与岁情阑,春气犹兼水气寒。

怪我问花终不语,须公走马更来看。

共知浮世悲驹隙,即见平波散芡盘。

得一老兵虽可饮,从今取友要须端。

(0)
注释
诗情:指诗人的感情。
岁情阑:岁月消逝。
春气:春天的气息。
水气寒:带有水的寒意。
怪我:责怪我。
问花:向花提问。
终不语:始终沉默。
须公:需要你。
浮世:世间。
悲驹隙:感叹时光飞逝。
平波:平静的水面。
散芡盘:像散开的莲子盘。
老兵:老朋友。
可饮:可以共饮。
取友:选择朋友。
要须端:应当慎重。
翻译
诗中的情感并未随着岁月的消逝而消减,春天的气息中还带着几分水的寒意。
我奇怪地问花,它始终沉默不语,也许需要你策马前来,再次欣赏。
我们都知道世间如白驹过隙般短暂,眼前平静的水面就像散开的莲子盘。
虽然能得到一位老朋友共饮是快乐的,但从今往后,选择朋友应当谨慎而端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即席重赋且约再游(其二)》。诗中,诗人以春天的气息和水的寒意作为背景,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诗情不与岁情阑”暗示了诗人的情感并未因岁月的流转而消减,反而更加浓郁。次句“春气犹兼水气寒”描绘了春天里仍有几分凉意,如同人生的不易和世事的冷峭。

诗人通过“怪我问花终不语”这一场景,寓言般地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和得不到回应的无奈,同时也邀请朋友“须公走马更来看”,期待再次相聚,共享人生。接下来,“浮世悲驹隙”形象地比喻世事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而“平波散芡盘”则描绘了平静水面的自然景象,寓意生活中的平淡与宁静。

最后两句,诗人感慨即使有老兵相伴,也能带来慰藉,但选择朋友时应谨慎,强调了交友之道的重要性。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体现了陈与义诗歌的韵味和哲理。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宋   字:去非   号:简斋   生辰:1090-1138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题陶九成南村草堂

多士方见材,斯人乃梧雰。

秉心自超越,当时识趋舍。

迢迢溪南村,流水亦清写。

草木发深润,里俗况淳雅。

于焉事结构,面势临旷野。

分明治畦町,日夕供灌洒。

秋菰已堪煮,春菘行可谢。

子真久在谷,幼安去诸夏。

嚣杂既云远,忧患兹为寡。

愿谢鸾鹄侣,从君鸡豚社。

(0)

逢故人夜饮话旧

风色萧萧木落天,故人解后会尊前。

青灯照影冷清夜,白发听歌感少年。

身未死前惟别苦,难相忘处是情牵。

不因世故身亲见,肯信人言海变田。

(0)

落花五十首·其六

夕阳无赖小桥西,春事阑珊意亦迷。

锦里门前溪好浣,黄陵庙里鸟还啼。

焚追螺甲教香史,煎带牛酥嘱膳㜎。

万宝千钿真可惜,归来直欲满筐携。

(0)

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

嘉树郁婆娑,灯光月色和。

春江流粉气,夜水湿裙罗。

(0)

秋夜

园亭堪避暑,栖息忽经旬。

雨挟秋风至,凉生夜气新。

絺衾犹恋枕,蟋蟀渐依人。

容易悲摇落,天涯旧逐臣。

(0)

除夕感怀

酒冷香销梦不成,逼人殊觉岁峥嵘。

老如旧历浑无用,醉恋残灯亦暂明。

雪霰已应随腊尽,梅花宁复与春争。

向来筋力虚名尽,白发无愁也自生。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