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暖甚宜蚕月,夏寒还是麦秋。
冷漠蜜蜂蝴蝶,喧阗乳燕鸣鸠。
日暖甚宜蚕月,夏寒还是麦秋。
冷漠蜜蜂蝴蝶,喧阗乳燕鸣鸠。
这首诗描绘了春末夏初时节的自然景象与生机勃勃的场景。首句“日暖甚宜蚕月”,点明了温暖的日光对养蚕季节的重要性,暗示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开始。接着,“夏寒还是麦秋”则以一种反常的气候现象,巧妙地将夏季的凉爽与麦收季节联系起来,展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自然变化的深刻理解。
“冷漠蜜蜂蝴蝶,喧阗乳燕鸣鸠。”这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一句描述了蜜蜂和蝴蝶在温和的春末夏初时节显得有些慵懒,似乎对这季节的变化不太在意;而后一句则生动描绘了乳燕和鸣鸠的热闹场面,它们在空中飞翔、鸣叫,充满了活力和生机。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寓意着自然界中不同生物对环境的不同反应,体现了生态多样性与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出对生活细微变化的敏感和感悟。
烟柳绿阴底,祖席国门东。
旧时沙上鸥鹭,此地别?
鸿。
几载备员苟禄,一日分符剖竹,谁道不遭逢。
回望九重阙,高出五云中。
重殷勤,深眷恋,谢诸公。
佳篇继之以酒,情与礼俱通。
渺渺松江烟水,斗郡若无多事,其孰可相从。
杖屦放鹤叟,蓑笠钓鱼翁。
四海黄花,文采风流,于今尚存。
直澹翁诗句,大羹玄酒,名家书法,流水行云。
泗上青山,枫林丹叶,书破晴空月一轮。
余尝见,把君髯摇动,特地精神。
谢君雅意殷勤。
便付与同僚更可人。
爱紫筠真节,柄才到手,轻罗缟面,影不离身。
纵使当年,石城风起,不怕庚公千丈尘。
难忘处,正午天如火,凉满衣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