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箜篌谣二首寄季长少卿·其一》
《箜篌谣二首寄季长少卿·其一》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古风

庭树非不荣,霜霣万叶枯。

朋友岂我弃,渐远势自疏。

中夜起太息,发箧觅旧书。

尘昏蠹蚀损,行缺字欲无。

一读色已变,再读涕泪濡。

卷书置箧中,宁使饱蠹鱼。

(0)
注释
庭树:庭中的树木。
非不荣:并非不繁茂。
霜霣:霜降。
万叶枯:万叶皆枯萎。
朋友:朋友。
弃:舍弃。
渐远:渐行渐远。
势自疏:自然疏远。
中夜:半夜。
太息:叹息。
发箧:打开箱子。
觅旧书:寻找旧书。
尘昏:积尘。
蠹蚀:虫蛀。
损:损坏。
行缺字:字迹残缺。
欲无:几乎消失。
一读:初读。
色已变:脸色变化。
再读:重读。
涕泪濡:泪水模糊。
卷书:书卷。
置箧中:放回箱中。
饱蠹鱼:饱食蛀虫。
翻译
庭中的树木并非不繁茂,但霜降后万叶皆枯萎。
朋友怎会舍弃我,只是随着距离渐行渐疏远。
半夜起身长叹,打开箱子寻找旧时的书籍。
书籍积尘且被虫蛀,破损严重,甚至有些字迹都快看不清了。
初读时脸色已变,重读时泪水模糊了视线。
我把书卷重新放回箱中,宁愿让它们被蛀虫饱食,也不愿再触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箜篌谣二首寄季长少卿(其一)》中的片段,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感慨和对旧日友情的怀念。诗中以庭树的凋零象征世事变迁和个人际遇的落寞,"霜霣万叶枯"描绘了凄凉的景象。诗人感叹朋友关系因距离和时势而逐渐疏远,"渐远势自疏"流露出淡淡的无奈。

深夜里,诗人难以入眠,翻箱倒柜找出旧书,却发现书籍因尘埃和虫蛀而破损严重,甚至有的字迹模糊不清。这引发了他对往昔时光的深深怀念,阅读旧书时,情感激动,"一读色已变,再读涕泪濡",泪水浸湿了纸页。最后,他决定将这些饱受虫蛀的书籍留在箱中,宁愿让蠹鱼饱食,也不愿再触碰引发伤感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深沉而真挚。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降旨加赈去岁被水五州县

去岁河北溢,乃自无堤处。

填筑失疏略,遂有夺溜虑。

茭楗亟堵塞,乃得归故路。

积水则已多,五郡当其剧。

尾闾苦泥淤,当春尚沮洳。

涸田正需时,耕犁早云误。

新正例施惠,加赈曾颁谕。

今来缘南巡,民艰悉经度。

何妨一再加,苏此茕独庶。

嗟尔亲民官,推行体休助。

(0)

箑头写梅偶题

铁干横斜影,珠胎绽两三。

东风披拂处,花信递江南。

(0)

再咏紫泉行宫十景·其六虹桥

朱栏诘屈不嫌长,势作垂虹饮练光。

天水心情斯小试,遄飞兴早到维扬。

(0)

万树园宴都尔伯特亲王伯什阿噶什及土尔扈特使臣吹扎卜即席得句

碧霄晴旭晓光澄,穹幕高张翠毾㲪。

礼法不拘从所习,友群何碍集相仍。

捧盈常切予心惧,奠远惟钦祖德凭。

万树清晖悬圣日,未曾可识昔犹曾。

(0)

哀伊犁

我哀伊犁之人久迍邅,去岁底定将谓自此永息肩。

而胡么么密计复煽乱,伊犁之人亦相附和为叛奸。

后旋知悔过,欲擒贼渠赎罪诚可怜。

乃以众志不齐相观望,逆贼铤而走险攻中坚。

十馀鄂拓逡巡各退遁反致劫掳,父不保子夫不保妻遭流连。

加以争相夺攘为矫虔,强者食弱壮者食幼互暴残。

马牛羊食以尽,野无黄独室无籼,疾疫出痘亡者白沙捐。

伊犁河流为之赤,竟有血人於牙以冀旦夕延。

王师重入,匍匐归者军门环。

伊犁之人汝莫叹,孰令汝二三其志自作孽患。

棼棼泯泯忘大义,民无二日汝独有二天。

于古有云既来之则安之,余亦焉能屏弃旃。

为之禁盗劫,为之勖耕田。

逆贼既除,自今以后汝得高枕眠。

休养生息延数年,或得元气复以全。

如此而已,宁须竭内,地力万里惠穷边。

(0)

金河泛舟至玉泉

舟舍长河泛玉河,寻源欲至玉泉阿。

湖心背指红楼远,波面遥瞻翠巘峨。

漠漠水田新雨后,轻轻堤籁晓凉多。

菱丝甓社分明是,那更拘墟较若何。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