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葫芦真个好,朝朝长是随予。
腹中明朗莹中虚。贮琼浆玉液,滋味胜醍醐。
日日饮来依旧有,自然不用钱沽。
杖头挑起入云衢。三清前面过,参从黍米珠。
一只葫芦真个好,朝朝长是随予。
腹中明朗莹中虚。贮琼浆玉液,滋味胜醍醐。
日日饮来依旧有,自然不用钱沽。
杖头挑起入云衢。三清前面过,参从黍米珠。
这首元代王哲的《临江仙·咏葫芦》描绘了一只神奇的葫芦,它每日相伴主人,腹内清亮空灵,犹如盛满琼浆玉液,口感醇厚胜过美酒。葫芦的珍贵之处在于即使主人日日饮用,它依然永不枯竭,无需花费金钱购买。诗人甚至想象挑着葫芦走过仙境,经过三清殿,仿佛带着仙气,连参拜的礼节都变得简单,只需轻轻一挑,如同持有黍米珠般轻盈。整体上,此诗赞美了葫芦的奇妙和超凡,寓含了对自然和谐与仙人生活的向往。
夜长忘阴晴,忽听檐雨滴。
空房闭重门,凉气通枕席。
欣然欲揽被,如觅旧相识。
那知庚伏内,得此睡通夕。
起寻两君诗,令我生气力。
成蹊长桃李,已自除荆棘。
远游得数士,舍此百无益。
挑灯视皮肤,不顾蚊咬赤。
因之不复寐,为子增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