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筮从元吉,征车庆礼成。
骎骎近七夕,脉脉耿双明。
羽饮黄金的,云翻紫玉泓。
扇鸾蜚翰墨,谁不解卿卿。
龟筮从元吉,征车庆礼成。
骎骎近七夕,脉脉耿双明。
羽饮黄金的,云翻紫玉泓。
扇鸾蜚翰墨,谁不解卿卿。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山林中的一场迎亲场景,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气息。首句“龟筮从元吉”以古代占卜之术预示着这场婚礼的吉祥如意,暗示了新人的婚事得到了天时地利的祝福。接着,“征车庆礼成”则点明了迎亲队伍的欢腾景象,庆祝仪式已经圆满结束。
“骎骎近七夕,脉脉耿双明”两句,巧妙地将迎亲时间与传统节日七夕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浪漫而温馨的氛围。七夕节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此处暗喻新婚夫妇的爱情如同这传说中的故事一般美好而持久。同时,“脉脉耿双明”也形象地描绘了新人眼中闪烁的幸福光芒,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羽饮黄金的,云翻紫玉泓”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迎亲过程中的华美与祥和。金色的羽毛在空中飘扬,仿佛是天降的祝福;紫色的云朵翻滚,映照出深邃的湖水,象征着爱情的深沉与广阔。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也寓意着新人未来生活的丰富多彩与幸福美满。
最后,“扇鸾蜚翰墨,谁不解卿卿”表达了对新婚夫妇才华横溢的赞美,以及对他们情感深厚的理解。鸾鸟飞翔于文墨之间,象征着他们的智慧与艺术修养;“谁不解卿卿”则强调了他们之间的默契与深情,即便是旁观者也能感受到他们之间那份超越言语的情感交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秋季山林中迎亲的温馨与浪漫,以及新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僧楼听雨,厌花侧虫鸣,好秋过半。
记得微醺上画桥,十五雏姬回看。
柳掩筝床,风吹舞帐,的是秦淮岸。
归来闲叹,凉杀也无人伴。
荡子青衫失意,转眼江山,便把三春换。
药圃糟丘计未成,何况罗襦粉汗。
月落城乌,露沾宫草,旧事君须算。
且留残梦,莫被邻鸡催断。
春将归去,为相如四壁,临邛无伴。
特送好花楼上影,斜卷押帘银蒜。
眉语呼郎,弓靴倚婢,蛱蝶谁拘管。
横波迎笑,又穿紫陌西畔。
此际依约窥臣,催成新句,写当年团扇。
风动湘裙,最苦是、香气教人惊颤。
粉帛频施,湖光作镜,著意回娇面。
重逢何处,愿随轻絮吹遍。
读罢离骚,客闲无赖,临春强自支持。
向流莺声里,问往日花枝。
话神武、门前轶事,澄湖鱼鸟,怅怏归迟。
有糟丘百尺,黄金尽买蒪丝。
飞尘塞眼,谢公山、台榭参差。
少如云歌伎,安边壮略,谱入新词。
共讶狂奴老矣,苍生泪、犹似平时。
仗三更渔笛,回风吹散情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