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晴阑极目,见槛外、吴山如积。
罢酒登舻尾,烟篷浪舶。舞破空碧。
问馆娃何处,乱鸦啼换了,水乡江国。
渚莲低掩红衣泣。
似倚寒塘,暗伤斜日,将愁惹他行客。
怅千年霸气,弥望陈迹。故人寂寂。住盘门小宅。
临顿荒园,萧然裙屐。来朝候我檐隙。
准秋灯夜绿,对床同剔。奈烟郭、犹遮数驿。
且趁著、万顷洞庭,缥缈挂西风席。
船娘唱、水面争出。共江关、一片参差橹,更阑听得。
倚晴阑极目,见槛外、吴山如积。
罢酒登舻尾,烟篷浪舶。舞破空碧。
问馆娃何处,乱鸦啼换了,水乡江国。
渚莲低掩红衣泣。
似倚寒塘,暗伤斜日,将愁惹他行客。
怅千年霸气,弥望陈迹。故人寂寂。住盘门小宅。
临顿荒园,萧然裙屐。来朝候我檐隙。
准秋灯夜绿,对床同剔。奈烟郭、犹遮数驿。
且趁著、万顷洞庭,缥缈挂西风席。
船娘唱、水面争出。共江关、一片参差橹,更阑听得。
这首词描绘了秋日前往吴门(苏州)途中的景色与情感。词人倚靠在晴朗的栏杆上,远眺吴山,仿佛那山峦堆积如云。酒宴之后,乘舟前行,烟雾缭绕的篷船与波浪起伏的船只并行,画面生动。空中碧蓝,舞动着云彩,词人不禁询问,昔日的馆娃宫(吴王夫差的宫殿)如今何处,只见乌鸦啼叫,水乡江国的景象已换新颜。
词中运用了“渚莲”、“红衣泣”、“寒塘”、“斜日”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而深情的氛围,象征着时光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词人感叹千年霸业已成陈迹,昔日繁华不再,只有寂静的环境与孤独的自我相伴。他居住在盘门附近的小宅中,与朋友相聚于临顿荒园,穿着朴素的裙屐,享受着秋夜的灯光,共同度过夜晚。
然而,词人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在秋风中乘船游览洞庭湖,感受其缥缈之美。船娘的歌声在水面回荡,与江关参差的船橹声交织在一起,直至夜深人静之时,还能听到这声音。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对过往的回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未来旅程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