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将归去,为相如四壁,临邛无伴。
特送好花楼上影,斜卷押帘银蒜。
眉语呼郎,弓靴倚婢,蛱蝶谁拘管。
横波迎笑,又穿紫陌西畔。
此际依约窥臣,催成新句,写当年团扇。
风动湘裙,最苦是、香气教人惊颤。
粉帛频施,湖光作镜,著意回娇面。
重逢何处,愿随轻絮吹遍。
春将归去,为相如四壁,临邛无伴。
特送好花楼上影,斜卷押帘银蒜。
眉语呼郎,弓靴倚婢,蛱蝶谁拘管。
横波迎笑,又穿紫陌西畔。
此际依约窥臣,催成新句,写当年团扇。
风动湘裙,最苦是、香气教人惊颤。
粉帛频施,湖光作镜,著意回娇面。
重逢何处,愿随轻絮吹遍。
这首《念奴娇·偶见》由明末清初的词人曹溶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里偶遇佳人的细腻场景。词中以“春将归去”开篇,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万物即将入冬的氛围,随后笔锋一转,聚焦于“为相如四壁,临邛无伴”的情境,巧妙地运用典故,将主人公置于一个略显孤寂的环境中,为下文的偶遇埋下伏笔。
“特送好花楼上影,斜卷押帘银蒜”,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在楼上赏花的情景,通过“好花”、“楼上影”和“斜卷押帘银蒜”等细节,展现出女子的优雅与闲适。其中,“押帘银蒜”这一细节尤为精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女子生活的精致与高雅。
接下来,“眉语呼郎,弓靴倚婢,蛱蝶谁拘管”几句,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姿态,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展现了女子与侍从之间的和谐互动,以及她对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入。尤其是“蛱蝶谁拘管”一句,以蝴蝶自由自在的飞翔,反衬出女子内心的轻松与自在。
“横波迎笑,又穿紫陌西畔”两句,直接描绘了女子的美丽笑容和她行走在紫陌上的身影,通过“横波”这一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女子眼睛的明亮与灵动,以及她步态的轻盈与优雅。
最后,“此际依约窥臣,催成新句,写当年团扇。风动湘裙,最苦是、香气教人惊颤。粉帛频施,湖光作镜,著意回娇面。重逢何处,愿随轻絮吹遍。”这几句则表达了主人公对这次偶遇的深刻印象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通过“团扇”、“湘裙”、“轻絮”等意象,既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温婉,也寄托了主人公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憧憬。
整体而言,《念奴娇·偶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不仅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高雅,也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相遇的珍惜与向往,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佳作。
绝谷钟灵久,高山仰止初。
烟霞迎毳衲,筱簜掖篮舆。
壑响咆哮转,岩花踯躅舒。
委蛇松谡谡,高下麦与与。
径窄维通鸟,藤长欲挂狙。
仆夫争喘息,跋履正次且。
忽度崔巍尽,徐开缥缈居。
频年怀胜地,此日识高闾。
峻阁经营始,崇墉震荡馀。
升堂闻杖屦,披閤见图书。
砚石残髹匣,泉香溜石渠。
墨翻金鸑鷟,水滴玉蟾蜍。
奇字纷谁扣,芳名籍不如。
像形窥日月,搆体及虫鱼。
只益形骸古,兼容礼法疏。
迎云絇履上,对酒幅巾除。
斸笋披苍藓,芟蒲出翠菹。
吾生欣共代,避地想岩庐。
雾角城筹急,风涛堠火嘘。
南邻如可卜,还拟共挥锄。
《入大雷山访汪长文先生隐居》【明·李德丰】绝谷钟灵久,高山仰止初。烟霞迎毳衲,筱簜掖篮舆。壑响咆哮转,岩花踯躅舒。委蛇松谡谡,高下麦与与。径窄维通鸟,藤长欲挂狙。仆夫争喘息,跋履正次且。忽度崔巍尽,徐开缥缈居。频年怀胜地,此日识高闾。峻阁经营始,崇墉震荡馀。升堂闻杖屦,披閤见图书。砚石残髹匣,泉香溜石渠。墨翻金鸑鷟,水滴玉蟾蜍。奇字纷谁扣,芳名籍不如。像形窥日月,搆体及虫鱼。只益形骸古,兼容礼法疏。迎云絇履上,对酒幅巾除。斸笋披苍藓,芟蒲出翠菹。吾生欣共代,避地想岩庐。雾角城筹急,风涛堠火嘘。南邻如可卜,还拟共挥锄。
https://shici.929r.com/shici/JTbIZ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