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千秋岁·其五和人》
《千秋岁·其五和人》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词  词牌: 千秋岁

中秋才过,又是重阳到。露乍冷,寒将报。

绿香催渚芰,黄密攒庭草。

人未老,蓝桥谩促霜砧捣。

照影兰缸晕,破户银蟾小。樽在眼,从谁倒。

强铺同处被,愁卸欢时帽。

须信道,狂心未歇情难老。

(0)
注释
中秋:中国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赏菊习俗。
露乍冷:初露时分,天气转凉。
蓝桥:传说中的地名,常与爱情故事相关。
霜砧:秋天捣衣的声音,古人常用以寄托思乡之情。
兰缸:古代照明用具,类似灯笼。
银蟾:明亮的月亮,古人常以月比喻思乡之情。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强铺:勉强铺开。
狂心:指内心的热情或冲动。
情难老:情感不会因岁月而衰老。
翻译
中秋节刚过去,又迎来了重阳节。露水突然变冷,预示着寒冷将至。
绿色的香气催促着水中的菱角生长,黄色的密集草丛簇拥在庭院。
人还没老去,但蓝桥边的砧声急促,仿佛在催促着秋霜的到来。
映照在兰花灯下的影子有些模糊,破旧的窗户中月光如银,月亮很小。
酒杯就在眼前,却无人共饮。勉强铺开同床的被褥,连欢庆时的帽子也无心穿戴。
必须相信,尽管心中狂热未减,情感却不会随年龄衰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景象,中秋节刚过,又到重阳节。诗中的意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露乍冷,寒将报”表达了一种秋天逐渐转凉的氛围,而“绿香催渚芰,黄密攒庭草”则是对自然界中植物随季节变化的细腻描写。这里的“绿香”可能指的是竹子的清香,“渚芰”则是水边的蘆葭,这些都是秋天特有的景象。

接下来的“人未老,蓝桥谩促霜砧捣”,诗人通过对比自然界中事物的衰老与人的年华,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蓝桥”常指酒馆,这里可能暗示了人们在酒馆中聚首、饮酒以忘却时光带来的忧伤。最后一句“照影兰缸晕,破户银蟾小”,则是通过对月亮和蟾蜍的描写,展现出诗人独处时的心境。

整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更透露出一种对于时间流逝、人生易老的无奈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长的情感,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营造出一幅深秋时节下的心境画卷。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煮泉亭

昔人来去本无情,世自贪贤为结亭。

身在云间天缭绕,梦无尘事性疏灵。

撑肠大欠五千卷,拄眼今看万叠青。

景物却因闲处见,前贤诗已说丁宁。

(0)

奉酬秀实报章外以前韵示谑且闻灼艾次韵

早冲料峭别岩扉,惜别音容意自知。

道上每因同客笑,箧中常恨少君诗。

饱参静定推先觉,苦炙虚空得下医。

菽韭盘空春睡起,伯仁还遇火攻时。

(0)

大明老僧年七十五日诵法华一部

自怜双目眯尘沙,老欲依僧半在家。

世上何人销永日,如君七轴妙莲华。

(0)

梦江南.怀人二十首·其二十

人何在?人在枕函边。

只有被头无限泪,一时偷拭又须牵,好否要他怜。

(0)

梦江南.怀人二十首·其九

人去也,人去梦偏多。

忆昔见时多不语,而今愉悔更生疏,梦里自欢娱。

(0)

赠叶绿涧

有客有客讷而腴,手携数册尧夫书。

八八从而之八八,四千九十六无馀。

小游轨革何足算,大游九厄相乘除。

太玄洞极亦无法,更有司马推潜虚。

茫茫古今四海阔,动静祸福无能踰。

玉芪金钥窃元命,自合抱道山林居。

尧夫尧夫初不死,精神炯炯先天图。

元会运世未为密,一画未画元非疏。

自从漏泄加倍语,便觉造化无工夫。

吾儒更欲穷造化,造化尤解穷吾儒。

且将馀法供剧戏,君识此意廉其需。

世人逐逐不知止,诵诗还肯安心无。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