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明老僧年七十五日诵法华一部》
《大明老僧年七十五日诵法华一部》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自怜双目眯尘沙,老欲依僧半在家。

世上何人销永日,如君七轴妙莲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ínglǎosēngniánshísònghuá
sòng / wángyáng

liánshuāngchénshālǎosēngbànzàijiā

shìshàngrénxiāoyǒngjūnzhóumiàoliánhuá

注释
自怜:自我怜悯。
双目:双眼。
眯:模糊。
尘沙:尘土和沙粒。
老欲:年老想要。
依僧:依靠僧侣。
半在家:大部分时间在家。
世上:世间。
何人:谁。
销:消磨。
永日:漫长的日子。
如:像。
君:你。
七轴:多幅。
妙莲华:精妙的莲花画卷。
翻译
我怜悯自己双眼被尘沙模糊,年老时大部分时间只想依靠僧侣生活。
这世间有谁能消磨漫长的日子,像你这样能创作出七轴精妙的莲花画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大明老僧年七十五日诵法华一部》。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学的向往和对世俗尘埃的超脱情怀。

"自怜双目眯尘沙" 这句描绘出诗人对于自己被红尘扰乱视线而感到自怜。这不仅是对肉眼的哀叹,更蕴含着对心灵清净状态的渴望。

"老欲依僧半在家" 表示诗人到了老年,想要像僧侣那样远离尘世,但又不愿意完全放弃家庭生活,只希望能有机会融入僧院生活中去。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对于世俗束缚的矛盾心理。

"世上何人销永日" 这一句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无常的感慨,诗人在问世间谁能真正理解并珍惜每一天的宝贵。这里的“销”字用得十分精妙,既有消逝之意,又含有一种对日子的珍视。

"如君七轴妙莲华" 这句话是对佛法极高的赞美,将佛法比喻为七轴(即七重)莲花,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之美好与尊崇。妙莲华不仅是净土宗中常见的一种清净庄严的境界,也象征着佛法的高洁和纯净。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生活与僧侣生活,表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尘世的超脱态度。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佛学的广泛兴趣和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别岁

故乡于此时,酿熟岁猪肥。

骨董羹延客,屠酥酒饷儿。

灶涂醉司命,门贴画钟馗。

多少伤怀事,溪云带梦归。

(0)

牛心寺

青莲两两照山开,道是金仙手自栽。

人与金牛俱不见,更从何处觅心来。

(0)

悼杨参政

将军百战成勋业,一死何惭四海闻。

鬼马夜嘶淮甸月,王姬朝泣楚天云。

杀身谁似田横客,失道空嗟项藉军。

赖有此心忠义在,汗青不灭史官文。

(0)

挽程朝议二首·其二

忆昔安舆到郡时,使君欢迓镇江湄。

万人踊跃瞻耆艾,千里歌谣美孝慈。

盛德所钟门阀在,平生无愧鬼神知。

佳城一闭成千古,徒有阴风拂穗帏。

(0)

挽吴尚书三首·其一

奇才从古少,厚德独公全。

克己强为善,虚心乐荐贤。

立朝忠贯日,谋国力回天。

阅世虽多故,胸中固湛然。

(0)

和陈泽民咏岩桂

我家千树正芬芳,不见羁怀已倍伤。

岂谓幽姿怜索寞,亦来孤馆伴凄凉。

追寻尚想年时侣,披拂还同故里香。

花下光阴能有几,若为飘泊向江乡。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