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千树正芬芳,不见羁怀已倍伤。
岂谓幽姿怜索寞,亦来孤馆伴凄凉。
追寻尚想年时侣,披拂还同故里香。
花下光阴能有几,若为飘泊向江乡。
我家千树正芬芳,不见羁怀已倍伤。
岂谓幽姿怜索寞,亦来孤馆伴凄凉。
追寻尚想年时侣,披拂还同故里香。
花下光阴能有几,若为飘泊向江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与孤寂交织的意境。开篇“我家千树正芬芳,不见羁怀已倍伤”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深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这里的“千树”形象化地展现了家园的繁盛与美好,而“不见羁怀”则透露了一种因离别而生的哀愁。
继而,“岂谓幽姿怜索寞,亦来孤馆伴凄凉”中,“幽姿”指代那些隐逸之人或事物,而“索寞”则是对它们的怀念与寻觅。这里诗人似乎在表达,即便是在偏僻静谧的环境里,也难以摆脱孤独和凄凉。
第三句“追寻尚想年时侣,披拂还同故里香”表明诗人心中仍旧怀念着年轻时与朋友们一同漫步山林的情景。“披拂”动作生动地展现了重返旧地、触摸往昔记忆的举动,而“故里香”则是对家乡气息的深情留恋。
最后,“花下光阴能有几,若为飘泊向江乡”一句,则是一种无常感和漂泊生涯的情怀。诗人似乎在问自己,在这世间能享受到多少美好时光,而“若为飘泊向江乡”则是对流离失所状态的无奈与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家园的描述、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一次个人记忆的追寻,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生活态度的体现。
昔日杜小侄,中年马少游。
不知身外事,祇觉鬓边秋。
有子三株柳,同公荒草邱。
梅溪一夜雪,片片逐寒流。
老火犹骄气蕴隆,炉香爇罢日方中。
片云忽卷天河落,顷刻难名造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