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也,人去梦偏多。
忆昔见时多不语,而今愉悔更生疏,梦里自欢娱。
人去也,人去梦偏多。
忆昔见时多不语,而今愉悔更生疏,梦里自欢娱。
这首诗是清代女词人柳是所作,收录在《梦江南·怀人二十首》中。从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来看,这首诗体现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柔美婉约和深沉内敛。
"人去也,人去梦偏多。" 这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通过“梦”这一意象传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怀念之情。诗人将现实中的不遇转化为梦境中的相聚,用“梦偏多”来强调这种虚幻却又渴望的复杂心理。
"忆昔见时多不语,而今愉悔更生疏," 这两句则是对往昔相遇之情景的一种回顾和反思。诗中所表达的是一种深深的遗憾——当初在一起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现在却只能后悔不迭,愉悦的时光变得遥不可及。
"梦里自欢娱。" 最后一句以“梦里”作为情感寄托之所,透露出诗人虽然现实中无法与心爱的人相聚,但在梦境中仍能寻得一丝慰藉和快乐。这不仅是对失落情感的抚慰,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一种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优美的意象构建以及深邃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女性情怀的独特风貌。
蝶粉黏花菂,桐泪沾帘额。罗衣浑不整、难消息。
屏风数尺,疑有云山隔。凭著青鸾翼。
月影通廊,那回相见加密。好天良夕,一别真轻掷。
但有金缕枕、馀香迹。碧云何际,照那人颜色。
无语深相忆。得来时,有个梦儿成匹。
上清沦谪,莽乾坤、赢得二分明月。
几度客星淮海畔,寂寞江都相业。
铁骨冰心,忠魂寄托,梅岭今萧瑟。
蕃釐观在,天人一例香歇。
午瓯清茗寒泉,何须浊酒,翠袖襟尘泼。
六代江山趋眼底,全胜淮东揽得。
烟雨楼台,风流人物,几换红羊劫。
御题留处,南朝旧恨休说。
乌篷梦湿江南雨,灯花为君吟瘦。
别绪几多长,问丝丝烟柳。平桥西巷口。
忆曾共、凭阑携袖。短鬓霜欺,尺波春谢,故乡回首。
琴鹤喜移家,轩窗静、双桐翠阴依旧。
履迹逐年深,想苔痕青厚。园梅香在手。
又寒夜、怀人时候。雁行远、勃海风高,盼素书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