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寻诗。柳边林下,万柳萋迷。
举目河山,平头岁月,猿鹤催归。萧然箬笠蓑衣。
定未减、长芦钓师。水绕孤村,月残断岸,小立多时。
何处寻诗。柳边林下,万柳萋迷。
举目河山,平头岁月,猿鹤催归。萧然箬笠蓑衣。
定未减、长芦钓师。水绕孤村,月残断岸,小立多时。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荫下的诗意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与自然之美。词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意境。
“何处寻诗”,开篇即以问句引出主题,引发读者对诗境的遐想。随后,“柳边林下,万柳萋迷”两句,以繁茂的柳树为背景,渲染了一种浓郁的自然氛围,仿佛置身于一片绿意盎然的世界之中。接下来,“举目河山,平头岁月,猿鹤催归”几句,通过广阔的河山和流逝的时间,以及归隐的意象,表达了词人对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萧然箬笠蓑衣”描绘了词人简朴而自在的生活状态,与自然和谐共处,远离尘嚣。“定未减、长芦钓师”则进一步强调了词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如同古代垂钓者一般,享受着与自然对话的乐趣。最后,“水绕孤村,月残断岸,小立多时”以静谧的夜景收尾,水绕孤村,月残断岸,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词人独自站立,似乎在思考着人生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内心的那份宁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柳荫下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第五桥边去。绕横堤、残山剩水,柳髡如许。
我与西湖初识面,风景凄清细数。
有几带、望中烟树。
岳鄂王坟苏小墓,信英雄儿女分千古。
移画舫,向何所。水天别映孤山路。
放中流、斜阳影淡,一枝柔橹。
乍听钟声风外落,知在云深深处。
又背转、苹洲菱渚。
留得残荷依弱盖,可怜红、犹作凌波步。
闲意态,问鸥鹭。
为亲负米,恨庭闱少隔,晨昏萧索。
抱膝旅窗灯火夜,荻影机声如昨。
孺慕情深,倚闾望切,清泪天涯落。
生成存孝,渊源应本诗学。
归时戏舞辨衣,家常茶水,婉转天伦乐。
它日板舆花里奉,百岁筵开高阁。
华发欢增,霞觞笑对,老健同秋鹤。
奚囊献出,珠玑颗颗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