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服新将薜荔裁,碧山无地著尘埃。
阴崖霜老路常滑,幽涧花迟寒自开。
枫叶乱随人影下,松涛遥杂水声来。
千回万转皆仙径,麋鹿相逢不肯回。
短服新将薜荔裁,碧山无地著尘埃。
阴崖霜老路常滑,幽涧花迟寒自开。
枫叶乱随人影下,松涛遥杂水声来。
千回万转皆仙径,麋鹿相逢不肯回。
这首《黄山道中》描绘了黄山道途的清幽与神秘。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间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氛围。
首句“短服新将薜荔裁”,以“短服”点出行旅之便,而“新将薜荔裁”则暗示着服饰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仿佛融入了自然之中。接着“碧山无地著尘埃”一句,直接赞美了黄山的纯净与高洁,山色碧绿,连尘埃都难以落脚,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阴崖霜老路常滑,幽涧花迟寒自开”两句,通过“霜老”、“花迟”等词,描绘了黄山冬季的寒冷与静谧,山路因霜冻而湿滑,幽涧中的花朵在严寒中缓缓绽放,更显其生命力的顽强与独特。
“枫叶乱随人影下,松涛遥杂水声来”则进一步渲染了黄山的动态美。枫叶随行人影飘落,松涛与流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千回万转皆仙径,麋鹿相逢不肯回”表达了对黄山仙境般的向往与赞叹。无论是曲折蜿蜒的小径,还是偶遇的麋鹿,都似乎不愿离开这片充满神秘与美丽的土地,仿佛这里就是人间仙境。
整首诗通过对黄山道途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独特,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傅应龙以翼,咄嗟升天。下视九州,人民薨薨蠕蠕。
薨薨蠕蠕,曾何足与言。吾谁从乎董逃。
爽鸠不死,齐姜奈何。黄帝尧舜,乃有阳周与苍梧。
北邙之土,土不异色,安辨夫贤与愚。
吾谁从乎董逃。世所谓大故,天运冥冥以迁化理。
不拒蹠又安得拒惠。
齿亡舌存,谁则云然,其为后先胡以异。
吾谁从乎董逃。大火铄金,曾不若百忧销肌。
大火铄金,曾不若百忧销肌。欲斩艾之,膺有败纰。
膺有败纰,浸淫而化涕洟。吾谁从乎董逃。
五柞山崔崔,中有云母滑如脂。旦夕哺之如哺糜。
天门一以开,塞兑阖户资丸泥。吾谁从乎董逃。
华阴道上麦齐肩,华阴庙中树参天。
阴森但觉四月冷,幽冥气象生万千。
楼台高出树杪上,登楼适当三峰巅。
道士导予穿树出,秦槐汉柏当阶前。
更有商周旧时树,横陈又出秦汉先。
何况唐宋后植物,低伏仅可称曾玄。
吁嗟乎秦皇汉武求神仙,何如此槐此柏能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