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痛逆胡南篡贼,渊明心事菊花知。
看花不尽千秋感,残照西风又一时。
北痛逆胡南篡贼,渊明心事菊花知。
看花不尽千秋感,残照西风又一时。
这首诗以鲜明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丘逢甲对国家分裂、外族入侵的深深忧虑。"北痛逆胡南篡贼"一句,通过对比北方的胡人入侵和南方的内乱篡位,揭示了时代的动荡与不安。诗人以陶渊明自比,暗示自己如陶渊明般心境,虽身处乱世,但依然坚守高洁情操,对菊花寄寓了高尚品格的向往。
"渊明心事菊花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陶渊明的精神共鸣,菊花成为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知晓他的志向和忧患意识。"看花不尽千秋感",诗人借观赏菊花引发无尽的历史感慨,感叹世事沧桑,千年兴衰。
最后,"残照西风又一时"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夕阳西下,秋风萧瑟,寓意着时局的衰败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丘逢甲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柳条弄色梅飘粉。
还是元宵近。
小楼深巷月胧明,记得恁时风景。
庭花影转,珠帘人静,依旧厌厌闷。
如今对酒翻成恨。
春瘦罗衣褪。
王孙何处草萋萋,辜负小欢幽兴。
谁知此际,有人灯下,偷把归期问。
廉纤细雨,殢东风如困。
萦断千丝为谁恨。
向楚宫一梦,千古悲凉,无处问。
愁到而今未尽。
分明都是泪,泣柳沾花,常与骚人伴孤闷。
记当年,得意处,酒力方融,怯轻寒、玉炉香润。
又岂识、情怀苦难禁,对点滴檐声,夜寒灯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