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荻烧残孟德舟,洞箫吹彻子瞻愁。
昨从赤壁矶头过,水冷鱼惊月一钩。
芦荻烧残孟德舟,洞箫吹彻子瞻愁。
昨从赤壁矶头过,水冷鱼惊月一钩。
这首《赤壁》由明代诗人解缙所作,通过对历史遗迹赤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芦荻烧残孟德舟”,以芦苇和荻草的燃烧,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英雄的逝去,暗指三国时期曹操(字孟德)的赤壁之战。芦荻的燃烧不仅代表了战争的激烈,也寓意着英雄曹操的辉煌与最终的消逝。
次句“洞箫吹彻子瞻愁”,运用典故,将苏轼(字子瞻)的洞箫声融入其中,表达了对苏轼在赤壁赋中所抒发的感慨与忧愁的共鸣。苏轼的洞箫声似乎穿越时空,与赤壁的历史氛围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后两句“昨从赤壁矶头过,水冷鱼惊月一钩”,则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昨日经过赤壁矶头,此时此刻,水面显得格外寒冷,仿佛连鱼儿都为之惊动。一轮明月悬挂在天边,如同一钩银色的弯刀,静静地照耀着这片历史的遗迹。这一景象既描绘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历史与自然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历史、自然与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赤壁这一历史遗迹的独特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英雄事迹与自然景观之间相互映照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