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董逃行》
《董逃行》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乐府曲辞

傅应龙以翼,咄嗟升天。下视九州,人民薨薨蠕蠕。

薨薨蠕蠕,曾何足与言。吾谁从乎董逃。

爽鸠不死,齐姜奈何。黄帝尧舜,乃有阳周与苍梧。

北邙之土,土不异色,安辨夫贤与愚。

吾谁从乎董逃。世所谓大故,天运冥冥以迁化理。

不拒蹠又安得拒惠。

齿亡舌存,谁则云然,其为后先胡以异。

吾谁从乎董逃。大火铄金,曾不若百忧销肌。

大火铄金,曾不若百忧销肌。欲斩艾之,膺有败纰。

膺有败纰,浸淫而化涕洟。吾谁从乎董逃。

五柞山崔崔,中有云母滑如脂。旦夕哺之如哺糜。

天门一以开,塞兑阖户资丸泥。吾谁从乎董逃。

(0)
鉴赏

这首诗《董逃行》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历史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傅应龙以翼,咄嗟升天”描绘了人物迅速升腾的情景,隐喻人生的短暂与变化无常。“下视九州,人民薨薨蠕蠕”则展现了对人间繁华与苦难的审视,强调了个体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的渺小。

“爽鸠不死,齐姜奈何”、“齿亡舌存,谁则云然”等句子,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以及人在面对生死、荣辱时的态度。通过对比“黄帝尧舜”的圣明与“北邙之土”的无差别,诗人表达了对人性善恶、贤愚的辩证思考。

“大火铄金,曾不若百忧销肌”、“欲斩艾之,膺有败纰”等段落,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痛苦与挫折的深刻体验,以及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最后,“五柞山崔崔,中有云母滑如脂。旦夕哺之如哺糜。天门一以开,塞兑阖户资丸泥”,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我心灵净化的渴望。

整体而言,《董逃行》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造诣,是一首富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寄冯仁伯

七十老为吴郡客,故人不必问馀生。

清尊日饮尚一斗,黑发晨梳犹几茎。

藏骨谩思淮上去,移家犹望越中行。

他年或有相逢地,可得同君睹太平。

(0)

射鸭谣

阿侬手挽竹枝弓,射鸭绿杨湖水东。

三三五五似学武,一箭误中双飞鸿。

前船唱歌后船哭,月黑湖中夜潜伏。

东海健儿不敢过,人命几如几上肉。

老翁入县前致词,夜夜全家犹野宿。

丁宁门户且勿开,明朝又怕官军来。

(0)

次郑元秉陪刘同知谒子陵祠韵

画舫秋江集缙绅,公馀来吊故人魂。

子陵名节千年墓,文叔云礽百世孙。

高阁清风生玉麈,空山凉月堕金尊。

独惭老朽无由到,只有新诗可共论。

(0)

次王敬助见寄韵六首·其四

琴书曾远访,访我海东滨。

对酒不成醉,看花惟惜春。

青灯书有味,白眼世无人。

尽有耕桑趣,翛然一幸民。

(0)

官含偶成

宿雨生晚凉,幽禽在高树。

披衣出门看,溪流急如注。

草木被新渥,青山满公署。

偶为城郭居,获此林下素。

邻家酒如渑,歌管朝夕度。

此乐非我知,看书日还暮。

(0)

次雷子枢知事延平八咏韵·其八黯淡雄涛

建溪东南流,滩石狞可怖。

黯淡束奇险,过此始无虑。

回思太行山,亦有摧车路。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