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桐花凤,和鸣遍此林。
耳根分正闰,胸次失晴阴。
消暑凭诗话,招凉见道心。
主人萧散甚,瞑据一瓢吟。
一片蔚蓝色,周遮百尺林。
薰风怜嫩碧,大火避浓阴。
前辈焦琴调,吾侪古井心。
请看花屑屑,好供落英吟。
故国啼鹃泪,依然满旧林。
翻书长恻恻,布席总阴阴。
日漏中天影,诗传未死心。
表章良不易,即景足清吟。
何处桐花凤,和鸣遍此林。
耳根分正闰,胸次失晴阴。
消暑凭诗话,招凉见道心。
主人萧散甚,瞑据一瓢吟。
一片蔚蓝色,周遮百尺林。
薰风怜嫩碧,大火避浓阴。
前辈焦琴调,吾侪古井心。
请看花屑屑,好供落英吟。
故国啼鹃泪,依然满旧林。
翻书长恻恻,布席总阴阴。
日漏中天影,诗传未死心。
表章良不易,即景足清吟。
这首诗描绘了在桐花树下聚会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与深沉的情感。诗人以桐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聚会的场景,以及与会者的心境。
首联“何处桐花凤,和鸣遍此林”,以“桐花凤”象征聚会的热闹与高雅,凤鸟的和鸣声充满整个树林,营造出一种欢快而和谐的气氛。接着,“耳根分正闰,胸次失晴阴”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聚会时的专注与内心的宁静,仿佛外界的喧嚣与阴晴变化都与他们无关。
颔联“消暑凭诗话,招凉见道心”,进一步深化了聚会的主题,通过“诗话”消暑,体现了文人雅士的智慧与情趣;“招凉见道心”则暗示了聚会不仅是身体的放松,更是心灵的交流与升华。
颈联“主人萧散甚,瞑据一瓢吟”,描绘了聚会的主人悠闲自得的状态,即使到了傍晚,仍沉浸在诗歌的世界里,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尾联“一片蔚蓝色,周遮百尺林。薰风怜嫩碧,大火避浓阴”,以自然景象的变换,隐喻聚会的氛围与情感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聚会的场景,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表达,展现了清代文人聚会的独特魅力。
国风周南冠四始,吟咏由来闺阁起。
漫言女子贵无才,从古诗人属女子。
诗人世每谓多穷,我道穷时诗乃工。
请看后世流传者,多在忧愁愤激中。
我师聪明由夙慧,髫龄解字传三岁。
家贫母病苦备尝,针黹馀閒爱文艺。
于归家是紫薇郎,遇天得所传书香。
兰闺联句春方暖,式旦趋朝日正长。
酸风忽折鸳鸯草,兰芽况复霜前槁。
偏将薄命付伊人,坐使红颜速衰老。
天长地久恨迢迢,大节松筠特地昭。
冰雪名篇人比洁,归真取字意殊超。
触境生情每言志,一编写尽平生思。
不道风云月露词,纯以性灵追六义。
我幸身居弟子名,执绖问字早心倾。
夜读清诗刚掩卷,秋高月朗碧空明。
《题冰雪堂诗稿》【清·那逊兰保】国风周南冠四始,吟咏由来闺阁起。漫言女子贵无才,从古诗人属女子。诗人世每谓多穷,我道穷时诗乃工。请看后世流传者,多在忧愁愤激中。我师聪明由夙慧,髫龄解字传三岁。家贫母病苦备尝,针黹馀閒爱文艺。于归家是紫薇郎,遇天得所传书香。兰闺联句春方暖,式旦趋朝日正长。酸风忽折鸳鸯草,兰芽况复霜前槁。偏将薄命付伊人,坐使红颜速衰老。天长地久恨迢迢,大节松筠特地昭。冰雪名篇人比洁,归真取字意殊超。触境生情每言志,一编写尽平生思。不道风云月露词,纯以性灵追六义。我幸身居弟子名,执绖问字早心倾。夜读清诗刚掩卷,秋高月朗碧空明。
https://shici.929r.com/shici/iKk76h.html
神龙无全形,古鹤有遗响。
斯文竟零落,浮世吾安仿。
风骚岂坠地,终只在天壤。
岁晏祭何方,苍茫付心赏。
先生昔未遇,才与年俱长。
十上所著书,寒蟾妒秋榜。
放浪为歌诗,下笔何萧爽。
轶群不及群,万马空驯养。
遂轻一日名,时重千秋想。
夜夜斗牛边,其光应万丈。
俄来霹雳文,一召君长往。
我自哭刘蕡,人谁惜任昉。
西华尚练裙,旧册谁拔奖。
古今言数奇,似此几无两。
赤水遗元珠,何人求象罔。
会罗九州铁,大铸珊瑚网。
屏低六扇,耐朝来、惯度药炉烟影。
著背寒生帘不捲,阴雪瓦棱犹剩。
炙炭才红,呵毫未黑,懒趣唯耽静。
谁来寻伴,小窗天气初暝。
同是千里依人,柔情绕指,为惜天涯病。
流水年光如梦里,孤负灯前人醒。
串断喉珠,字消心篆,绣被多时冷。
笑拈图画,一团梅竹相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