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开此镜,即见发如丝。
白日急于水,少年能几时。
每逢芳草处,长返故园迟。
所以多为客,蹉跎欲怨谁。
何当开此镜,即见发如丝。
白日急于水,少年能几时。
每逢芳草处,长返故园迟。
所以多为客,蹉跎欲怨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于武陵创作的《客中览镜》。诗中的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镜中容貌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青春易逝的感慨。
"何当开此镜,即见发如丝" 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偶然打开镜子,看到了自己的头发像细丝一样,这是时间流逝的一个象征。"白日急于水,少年能几时" 这两句则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感叹时间的迅速流逝和青春的短暂。
"每逢芳草处,长返故园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每当看到美丽的花草,都会不自觉地想起远方的家乡,心中充满了留恋之情。最后两句 "所以多为客,蹉跎欲怨谁" 则是说因为这些思念,自己常常处于旅途之中,对这不断流逝的时间和自己漂泊不定的命运,有一种无奈和埋怨。
整首诗通过镜子的比喻,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难留以及游子思乡的情感。语言自然,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古典诗词的韵味和哲理。
双桨敲冰,低篷护冷,扁舟晓渡西泠。
回首吴山,微茫遥带重城。
堤边几树垂杨柳,早嫩黄、摇动春情。
问孤鸿,何处飞来,共唤飘零。
轻帆初落沙洲暝,渐潮痕雨渍,面色风皴。
旅思羁愁,偏能老大行人。
姮娥不管征途苦,甚夜深、尽照孤衾。
想玉楼,犹凭栏干,为我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