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细点石硫黄,留得荀公几日香。
蜡蒂涓涓升宿润,犹疑疏雨过银塘。
清泉细点石硫黄,留得荀公几日香。
蜡蒂涓涓升宿润,犹疑疏雨过银塘。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文学家王夫之所作的《和梅花百咏诗》系列中的第二十六首,题为“浸梅”。诗人以清泉滴落石硫黄的场景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在水中浸泡的情景,暗示着梅花的洁净与香气的酝酿过程。"荀公"可能是指荀子,这里借代梅花,表达对梅花清香的珍视。
接下来的两句,“蜡蒂涓涓升宿润”,进一步描绘了梅花枝头蜡质般的花蒂上,清露缓缓凝聚,如同细流滋润,这不仅写出了梅花的娇嫩,也寓言了梅花在静夜中吸收滋养的过程。最后,“犹疑疏雨过银塘”则以比喻的手法,将浸润后的梅花花瓣比作银塘上的疏雨,既写出水面上的晶莹,又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中,感受到梅花的清雅之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在清泉中的浸润过程,展现了梅花的内在品质和外在神韵,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伊山连属朱陵村,公来力扫衡山云。
便令筑堂隐其下,万竹绕堂松作门。
此公文简四叶孙,奇谋远略世所闻。
胸中磊砢著千古,云梦岂止八九吞。
忆昔荆湖盗初起,乞得两郡西南奔。
至今衡阳道州政,父老出涕犹能言。
负材杰异众所忌,使者不便仍谤諠。
宗闵羞作南山虎,李斯却忆东门兔。
壁后置人谁不知,倾身障簏情已具。
何曾日食一万钱,犹言举案无下箸。
贪嗔俱是可怜人,百忧缠身谁得汝。
请君听我伊山行,九疑洞庭皆可耕。
清风不用一钱买,时有明月窥檐楹。
其中广莫几万里,宠辱微物安能惊。
自非胸怀有本趣,其气激烈何由平。
安得中郎捋须手,唤起桓伊来抚筝。
《题向宣卿伊山有裕堂》【宋·王庭圭】伊山连属朱陵村,公来力扫衡山云。便令筑堂隐其下,万竹绕堂松作门。此公文简四叶孙,奇谋远略世所闻。胸中磊砢著千古,云梦岂止八九吞。忆昔荆湖盗初起,乞得两郡西南奔。至今衡阳道州政,父老出涕犹能言。负材杰异众所忌,使者不便仍谤諠。宗闵羞作南山虎,李斯却忆东门兔。壁后置人谁不知,倾身障簏情已具。何曾日食一万钱,犹言举案无下箸。贪嗔俱是可怜人,百忧缠身谁得汝。请君听我伊山行,九疑洞庭皆可耕。清风不用一钱买,时有明月窥檐楹。其中广莫几万里,宠辱微物安能惊。自非胸怀有本趣,其气激烈何由平。安得中郎捋须手,唤起桓伊来抚筝。
https://shici.929r.com/shici/Smu1h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