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梅花百咏诗·其二十六浸梅》
《和梅花百咏诗·其二十六浸梅》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清泉细点石硫黄,留得荀公几日香。

蜡蒂涓涓升宿润,犹疑疏雨过银塘。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文学家王夫之所作的《和梅花百咏诗》系列中的第二十六首,题为“浸梅”。诗人以清泉滴落石硫黄的场景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在水中浸泡的情景,暗示着梅花的洁净与香气的酝酿过程。"荀公"可能是指荀子,这里借代梅花,表达对梅花清香的珍视。

接下来的两句,“蜡蒂涓涓升宿润”,进一步描绘了梅花枝头蜡质般的花蒂上,清露缓缓凝聚,如同细流滋润,这不仅写出了梅花的娇嫩,也寓言了梅花在静夜中吸收滋养的过程。最后,“犹疑疏雨过银塘”则以比喻的手法,将浸润后的梅花花瓣比作银塘上的疏雨,既写出水面上的晶莹,又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中,感受到梅花的清雅之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在清泉中的浸润过程,展现了梅花的内在品质和外在神韵,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题向宣卿伊山有裕堂

伊山连属朱陵村,公来力扫衡山云。

便令筑堂隐其下,万竹绕堂松作门。

此公文简四叶孙,奇谋远略世所闻。

胸中磊砢著千古,云梦岂止八九吞。

忆昔荆湖盗初起,乞得两郡西南奔。

至今衡阳道州政,父老出涕犹能言。

负材杰异众所忌,使者不便仍谤諠。

宗闵羞作南山虎,李斯却忆东门兔。

壁后置人谁不知,倾身障簏情已具。

何曾日食一万钱,犹言举案无下箸。

贪嗔俱是可怜人,百忧缠身谁得汝。

请君听我伊山行,九疑洞庭皆可耕。

清风不用一钱买,时有明月窥檐楹。

其中广莫几万里,宠辱微物安能惊。

自非胸怀有本趣,其气激烈何由平。

安得中郎捋须手,唤起桓伊来抚筝。

(0)

寄题叶叔明盛圃熙春堂四首且为他日往游之约·其二

桥当窗槛月平铺,一色寒光玉不如。

桥下流泉来别壑,经春绿尽可藏鱼。

(0)

同赵发运游甘露寺

皇华使者下沧洲,十载题舆记旧游。

欲信随车翻雨脚,请看转漕跋船头。

飞腾已入西清殿,徙倚犹寻北固楼。

肯与故人跻石径,松风声里度鸣驺。

(0)

出宰分宁别旧同舍五首·其四

益昌刬移文,道州拙催科。

我愚象二子,将奈分宁何。

吾君放勋姿,于今万邦和。

县令但拱手,排衙鼓鸣鼍。

故人怒挽船,劝勿凌江波。

君其谢故人,我亦聊弦歌。

(0)

句·其一

百尺参天隋代柏,可怜终老栋梁材。

(0)

临终颂

吾年八十三,随顺世言谈。

不落思量句,谁人共我参。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